李廣:我也想有這樣一個老朋友!

李廣酸酸的發著評論,要有這麼個老朋友,他早封侯了。

當然,趙彥聽不到他的心聲,不然一定告訴他,你缺的其實並不是一個老朋友,而是一個導航。

連張騫那樣的人形導航都能被他帶跑偏了,網友戲稱他為迷路侯也不是沒有道理。

【紹興七年,因為劉光世在淮上之役企圖換防避戰,退軍當塗差點誤了大事,因此被趙構剝奪了兵權,本來這部分兵馬趙構準備交給嶽飛。

嶽飛見部隊即將擴充,收複中原有望,心情激動之下寫了一道《乞出師劄子》呈上,陳述了恢複中原的計劃。

且因為宋徽宗已經在兩年前於五國城嗝屁,“奉還二聖”已經不是政治正確,因此嶽飛也隻是將欽宗包括在“天眷”之中】

宋道君:心塞!

趙桓:心塞加一!

【趙構看過嶽飛的奏疏後,親賜禦劄嘉獎!(那些說嶽飛堅持“奉還二聖”因此被殺的可以閉嘴了)都督府也將劉光世軍情況通報嶽飛,將劉光世軍交給嶽飛似乎成了定局。WwWx520xs.com

但壞就壞在此時張浚和已經升任樞密使的秦檜跳出來搗亂,因此趙構廢置前議,不將劉光世軍交與嶽飛,說:淮西之事,頗有曲折。

(注:為什麼趙構會反悔,參考一下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苗劉之變”、以及嶽飛被害前中興四將兵權全部被奪可以看出,趙構是真的怕了。

“苗劉之變”不僅他唯一的兒子死了,就連他也差點死在兵變裏,骨子裏已經不信任武將了。

他擔心武將權力太大,日後會對他造成威脅,因此,縱然曾經很信任嶽飛,可因為秦檜和張浚的建言,趙構還是反悔了。

不得不說,張浚和秦檜聯手埋了一顆大雷,若說此前趙構對嶽飛是信任,那這次後就是猜忌。

人性?誰也摸不透,因為兩人的建言,趙構會不會對此前嶽飛因為即將擴軍太高興,寫劄子上奏的事情記在心裏,我們不得而知,但卻很值得懷疑)】

趙匡胤:我勒個去!怎麼還會跟朕扯上關係?

淮右布衣@趙匡胤:削弱兵權,你開了頭,後世皇帝能不學嗎?而且先生的懷疑確實有道理,沒理由之前還非常信任,非常高興要將劉光世兵權交給嶽飛,結果因為一個建議就反悔了。

天子一言九鼎,不可朝令夕改,趙構不會不懂。而結合你的事和“苗劉兵變”就說得通了。

趙匡胤:……

得!合著還有朕的鍋!

淮陰侯:兵權啊!要是嶽飛是因為這個死的,那他確實死得不冤,多少人就因為權力太大,惹來殺身之禍。

永樂:嶽飛可不是因為兵權,接著看下去你們就知道了。

大漢名將張飛:他來了,他來了!他跳著出來搗亂了。

漢左將軍劉備@大漢名將張飛:翼德你這麼激動幹嘛?

魏武帝:這秦檜和嶽飛,兩人之前有怨還是怎滴?

永樂@魏武帝:接著看下去就知道了。

【張浚見了嶽飛,拋開將劉光世軍交給嶽飛的前議,以淮西軍中人事安排相問,嶽飛耿直回答,卻被張浚譏諷。嶽飛胸中積忿,上了一道乞罷軍職的劄子,不等批複,隻是跟隨行機密官略事交代,就回廬山給母親守孝去了(話說武穆也算性情了一回)

趙構知道嶽飛辭職後,立刻下令讓鄂州軍營去請嶽飛回軍中,隨後,朝廷下令李若虛、王貴去請嶽飛,李若虛勸了六天,嶽飛才答應回軍中(如果不答應該多好!可惜!)

。您提供大神長平冀大風的視頻通古代:開局盤點十大賢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