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趙匡胤默哀一秒!”趙彥輕笑一聲,雖然趙構不是他的嫡係子孫,但這到底是他大宋帝王,見宋廷淪落至此,氣憤不平自是難免。

【紹興六年九月,因嶽飛奪回商虢之地,劉豫大驚,簽發鄉兵二十萬,(有說三十萬的,咱就按最少的來了,反正多少結果都一樣)】

盡忠報國:………

您倒是比我還自信!嶽飛默默吐槽一句,那最少也是二十萬呢!

大漢名將張飛:麻了!俺咋就碰不上劉豫這樣的,那俺也能成名了。

夏侯淵@大漢名將張飛:滾犢子!這隻是一次好吧?嶽飛又不是靠這些雜兵成名!

漢左將軍劉備@大漢名將張飛:翼德別瞎說,嶽飛不靠這個成名,別壞人名聲。

大漢名將張飛:啊哈!抱歉,失態了,沒有質疑的意思!

張飛尷尬一笑,他隻是吐槽一下,他這位麵的都太能打了,曹操不用說,東吳那夥更像是一群縱火犯,太能燒,也就那些異族好欺負些。

祖龍:二十萬人啊!這夠修多久長城了?

嬴政默默發著評論,思緒不自覺的跑偏了。

赤帝子@祖龍:政哥冷靜,這都是自己人,隻是跟錯了主!

劉邦嚇了一跳,我勒個去,這是自己人啊!政哥你咋想的?修長城啥的抓異族不香嗎?

祖龍:咳!看差了!

呼~!

眾人頓時放心了!

【二十萬鄉兵,劉豫詐稱七十萬,進攻淮西,趙構聞報後認為劉光世、張俊不足以守住江淮防線,於是調嶽飛沿江東下。

當時嶽飛目疾未愈,但他沒有猶豫,立刻趕赴九江,不過等他到九江時,戰事卻已經結束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二十萬偽齊軍兵分三路,由劉豫侄子統東路軍,兒子劉麟統中路軍、大將孔彥州統西路軍,分兵南侵,東路軍運氣最差,先被韓世忠阻攔,後又被楊沂中大敗,即“藕塘之戰”

中路軍碰上劉光世,本來這家夥不想打,想放棄廬州,隨後因為張浚的建言,趙構嚴令他出戰,鏖戰數日,打敗劉麟。東路、中路皆敗,孔彥州自然不會再去送,立刻打道回府了】

大漢名將張飛:好家夥,不想打,打仗還能由著這家夥?

魏武帝:膽小?亦或者是趙構根本不怎麼指揮得動了?

永樂@魏武帝:前者,這貨人送外號“長腿將軍”當然,能打還是挺能打的,就是平時不怎麼願意打!

魏武帝:長腿將軍?

康熙@魏武帝:長腿者,跑得快嘛!

魏武帝:哦~這樣啊!

劉光世:………

心塞!盤點嶽飛為什麼要把他拉進去?

【因為嶽家軍主力調動給了劉豫可乘之機,十月,劉豫卷土重來,聯合部分金軍,猛攻襄漢、商虢之地,嶽飛收到告急軍情後立刻決定第三次北伐(這波居然還是自己撞上去的)

嶽飛到底戰場時,王貴、寇成、秦祐等已經數次打退敵軍進攻。嶽飛到後,派張憲、牛皋兵分兩路,張憲用計大敗五萬偽齊軍,牛皋也在方城用步卒八千大敗數萬敵軍。

任務完成後,嶽飛準備撤退,卻在撤退時又又又遇上了老朋友李成率軍追趕,再敗!被嶽家軍擒獲將領數十,馬三千匹,死數無計,當然,不出意外的是李成又成功逃了!

(注:感覺這貨就是千裏送軍功來的,且送完就回去,下次繼續送)】

李成:鬼才想送他軍功!

李成無語,大多數時間都能遇到嶽飛,怪他咯!

完顏宗弼:………

趙彥不提這事兒還好,一提他就留了心,嘛!這家夥確實沒怎麼贏過啊,而且最關鍵的是每次輸完還都能跑回來,就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