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後,一直沉浸在回憶裏,嘴角總會不經意的上揚,媽媽沒有問今天出去見的是誰,但我確定她心裏非常的清楚,不提不問是她從今年夏天以來對我的戰術,其實在這麼多同學之中她最看好的就是他,隻是她不願自己的女兒陷入一份不確切的感情之中,之前時不時的問起那個女生,總會對她的美貌讚不絕口,那是一種間接的提醒,而現在,她總是沉默,這樣無聲的反對讓我不敢碰觸······

平靜不下來,在假期能說心裏話的人隻有媽媽,可我的真心隻會讓她更加擔心,那本新用的日記還是頁頁可以看到同一個名字,所以,就當是一種整理吧,整理我們的故事,整理我自己的心情,整理那些以為不會再有明天的沮喪時刻,整理一路走來曾經驚天動地的感動,整理那滿箱子伴我成熟起來的日記。

趁我們還沒畢業,在沒被社會打擊之前還有心情去回憶過去;趁我們還沒畢業,還能讀得懂那些義無反顧的堅持;趁我們還沒畢業,和自己的心進行一次真實的長談,趁我們還沒有畢業,再大膽的說聲我想,我要,我希望······

每次衝動要給自己個交代時都是從這裏開始的,這次也一樣,隻是希望不會再像從前一樣半途而廢,還真的不記得曾有多少次描述過這段往事,每一次都是不一樣的感受,時間過得越久,它在腦海裏的印象就越是深刻。

那是我最忙碌的一個假期,也是我最興奮的一個暑假。在經曆和家人兩年的分離生活後,終於接到爸爸的電話,他讓我去那裏讀書,當時以為那是夢,但這一切真實的發生在我的14歲。我第一次自己買火車票;一個人去和奶奶告別最後是姥姥含著淚把我送上客車,從此以後再也沒見過她;一個人坐著火車到達那個陌生卻又無數次出現在夢裏的城市。爸媽接我的場景一直忘不了,因為這次來再也不用擔心被送走,不用擔心的在夜裏偷偷地掉眼淚,不用舍不得的看著弟弟。從他們把我留在老家以後,我就不再相信幸福,所有的幸福快樂都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也是幾乎每個老師都認為我比同齡人更成熟的原因所在。這兩年以來每次假期都會來這裏度過,但從得到消息的那一刻起,分離的陰影就時時刻刻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從來就沒有真的開心過,即使是重逢,看著爸爸媽媽都有些陌生的感覺,所以直到現在我最討厭的地方都還是火車站。

因為我在初中學的是俄語,而這裏的學校隻有英語教學,我要補習從小學開始就落下的英語,而且很可能還要重讀一年。在別人的介紹下我開始和一位英語老師補習,當時是媽媽帶我去的,我清楚的記得那天我們的車子壞了,我的鞋子小把腳磨破了,好不容易找到補習老師的住處,她用兩個小時講完所有的字母,媽媽就那樣在外麵曬了兩個小時,然後我們推著車子走了好久到家。

我對老師有些害怕,但她對我的印象還不錯,隻是第二天我沒有再去,在那個時候,一小時二十塊的補習費對我們家來說還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不然他們也不會把我自己留在老家上學,而這次要接我過來除了姥姥身體不太好姨姨要搬家外,更多的是因為我成人了,到了父母最擔心的年齡,而並不是家裏的生活條件改善了許多,雖然爸爸說了不在乎錢,但在我的堅持下他隻好把補課費托人送過去後,又幫我找了其他老師。

那時我每天騎著車子去補課,女老師也單獨給我開課,但她不隻我一個人學生,我自己成立了一個差班。除了胖胖的我對她再沒什麼印象,每天回到家爸媽問學的怎樣我都是用“還可以”作答,其實還可以的隻是補課費而已。剛開始時在姑姑家吃午飯,她家有一個能教我英語單詞的上幼兒園的妹妹,記得那時心裏總想一定不要讓人看不起,他們在為自己的寶貝驕傲的笑時,我的痛隻有媽媽知道。不久後爸爸把家搬到了離市裏不遠的地方居住,也就是在那裏我們生活了八年,現在它已經成了一片樓區。再後來,學校都開始陸續開學,女老師回校上班換成了男老師,學生也由一屋子變成了我一個人,他是女老師的丈夫,聽說曾經也是老師但現在待業,他坐在我旁邊我就害怕,而且從他的行為來看這種害怕並不是沒有緣由的,所以沒有一聲告別,我就再也沒去過那個每年都有老師租用的補習小院,媽媽問過原因,但我沒有說出自己不會出錯的的猜測,估計她也能知道些。高中時總會經過那裏,還是會心有餘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