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還是先吃飯,等客人吃個幾分飽之後,才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觀看節目之上。
在差不多的時間,沐鋆琰登上舞台,他每天晚上差不多都是在這個時間登場,所有觀眾已經做好準備,看到他上台,都是熱烈的鼓掌。
今天的第一個節目依然還是華夏樂器的表演,上一場的二胡可是在觀眾們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現在‘二泉映月’還在他們腦海回響。
今晚是最後一場表演,沐鋆琰也拿出他的絕活,嗩呐。
要論華夏傳統樂器,沐鋆琰最擅長的恐怕就是嗩呐,無他,熟練爾。
嗩呐可能是農村最常見的樂器,紅白喜事的時候經常都會用到。
而沐鋆琰從小就有音樂天賦在身,很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吹嗩呐,而且賊溜。
等他大一點的時候,村裏有個紅白喜事,都會邀請他去吹奏。
要是粉絲們知道他們崇拜的音樂才子,是從紅白喜事開始的音樂啟蒙,恐怕會把下巴給驚到地上吧。
沐鋆琰已經換上了一身新的衣服,以配合嗩呐的演出。
他身著一襲華麗的表演服裝,衣袍上繡著金色的鳥兒和花卉紋樣,襯托出他高挺的身姿和自信的氣質。
頭戴一頂紅色繡球帽,金絲邊綴滿帽簷,每一處細節都展現出他對表演的細致追求。
觀眾們已經適應了一個節目一套衣服的套路,每一套衣服都是量身定做,那麼的得體和好看,足以媲美國際時裝秀。
觀眾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沐鋆琰手中的樂器之上,嗩呐作為與二胡齊名的傳統樂器,在國際上也有著不小的知名度,許多外國遊客認出它來。
“嗩呐,是嗩呐,我認識哎。”
“嗩呐是一種神奇的樂器,被稱為華夏樂器之王呢。”
“何止華夏,嗩呐一出,誰與爭鋒,西洋樂器也沒有可以與它媲美的。”
沐鋆琰手中的嗩呐也不是凡品,是由專業的匠人精心打造,並且經過無數嗩呐音樂家的調教。
沐鋆琰手中的嗩呐散發出深邃的光澤,光滑的銅管上鑲嵌著金色的花紋,每一道紋路都顯得精致而璀璨。
嗩呐的吹孔刻滿了精巧的花紋,每一個孔洞都代表著音符的可能,代表著一首首旋律。
舞台燈光漸漸變暗,沐鋆琰準備開始表演。他輕輕抬起嗩呐,一股自信的氣息在他身上流轉,嗩呐是他最得心應手的樂器。
今天他選擇的曲子,也屬於嗩呐的傳統名曲,《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是一首著名的民間樂曲,其旋律歡快熱情,喚起人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勞動生活的回憶。
樂曲中仿佛聽到布穀鳥、鷓鴣、燕子、山喳喳、藍雀等鳥兒的叫聲,以及公雞的啼鳴,展現了鳥兒齊鳴、天地和諧的美好意境。
《百鳥朝鳳》展現了嗩呐音樂的多樣性和魅力,是中國音樂文化的瑰寶之一。
作為嗩呐音樂人,幾乎沒人不會這首曲子,沐鋆琰最熟悉的嗩呐曲,也是這一首。
沐鋆琰將唇瓣貼合在吹孔上,嘴角微微上揚,開始吹奏《百鳥朝鳳》。
隨著第一聲音符的響起,舞台上的氣氛瞬間變得活躍起來。hTTps://M.qQΧδ⑨.CO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