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不如歸去(三)(1 / 3)

不如歸去(三)

李月英怎麼也忘不了劉明剛出走那天的情景,如果僅僅是依依惜別千萬珍重在外注意平安在家保重身體之類那也沒什麼,雖然忘不了但也不會時刻記起畢竟那太平常,換成每個人都一樣,而他們是吵架後明剛負氣走的。

感情總是一點點積累,在不知不覺中升華的;火山總是一日複一日的必然的能量蘊釀,在某個時刻偶然爆發。

在他們臨近結婚時,發生了第一次爭執,劉明剛是劉家的獨生子,李月英是李家的獨生女,問題的焦點是:月英嫁入劉家還是明剛入贅李家?最後還是明剛讓了步,不顧旁人的風言風語譏諷沒麵子入贅李家,引起劉家的不滿雖然父母疼愛他畢竟隻有一個兒子拿他沒辦法,但家庭間都說這小子枉自讀了那麼多書給劉家丟臉以後再認他是劉家人。

婚後,大約年半,他們已經有了阿狗兒,又發生了一次爭執,那是因為明剛不再象以前那樣厚道,他學會了抽煙喝酒,偶爾也賭錢。打打撲克輸支支煙,月英倒也能容忍,莊稼人隻要認真幹好農活,平時打撲克下象棋消遣時光,在她看來倒也無可厚非,但如果染上偷、賭、喝等不良習氣,那自然是不行的,好在明剛隻是偶爾為之並未上癮,月英雖氣卻也還惹不上火來,但月英當初愛的明剛,是有文化受人尊敬的溫柔體貼的郎君,是那個匹配的拿得起放得下的過著算得上浪漫生活的吳剛轉世的丈夫,要不,憑她李月英的才貌還怕嫁不出去,和這日趨墮落的人在一起?

現實生活離想象太遙遠了。

問題是這樣引開的,明剛他們李家莊村沒有民辦教師(當然更沒有公辦教師),群眾普遍認為明剛有文化水平還不錯,都推薦他擔任民辦教師,由村支部年終給予適當補助,實際上是私立學校,作為教師,在鄉村還是很為人敬重的,但對於明剛來說應該是有用武之地了,但明剛不知是怎麼想的,愣是不幹,最後一個才有小學文化程度的人擔任了,村支部和父老鄉親都不滿意明剛,大抵認為他恃才傲物認為民辦教師不值得幹其實也沒什麼了不起的,當然,頂不滿意的要數月英了。

“娃他爹,村支部讓你當民辦教師,是看得起你認為你有才能,你為什麼不同意呢?”月英沒好氣地說。

“算了,和娃娃打交道束手束腳,一天一身粉筆灰有啥意思我才不幹呢。”明剛用嘲諷的口吻回答。

“你讀了那麼多書不幹這還能做啥?要說幹活嘛,你連一般農民都趕不上還一天懶懶散散的學了一懷習慣墮落了。”月英習慣把頭一甩其實結婚後她的辨子已經剪了,痛心疾首地說。

“什麼?我墮落,還是你思想封建頑固不化?一個婆娘家懂得什麼?告訴你,文化知識我沒有丟下,我在鑽研曆史地理新潮思想,我了解我們國家那裏發達那裏最好掙錢,我準備出門去****三年五年,掙他個萬把幾千的,回來後蓋幾幢平房強過坐這茅棚幾十倍,在窮山溝裏當一輩子老師有什麼意思?”

劉明剛撥起嗓子直嚷,聲如洪鍾,他不再是以前那個文靜的、靦腆的讀書人,他已為人夫、已為人父,時不時讓大男子主義抬頭,他要耍耍丈夫魄力,要妻子服從他,溫順的月英不吱聲了,她怕出外,當然更不願丈夫外出,她苦苦哀求明剛說不願幹教書這行就算了外麵很亂可不是玩兒的,再者“父母公婆幾個要靠你我養老,大家大業的我一個人怎麼能獨立支撐你還是別去了。”

月英眼淚汪汪的說,明剛倒也不忍心再說什麼,怒氣平息下來,月英怯怯地說:“娃他爹,我們戀愛時你曾經答應我教私學的,你怎麼這麼快就忘記了?”

明剛歎了一口氣,“哎,月英,那裏和現在不同了。那時候隻曉得讀書,隻了解教師這一職業,就認為老師是很偉大的。現在的老師,不但不能為學生樹立好的榜樣,而且一樣的敲榨學生,現在的學生也不尊敬老師,這就是時代特色。你不懂,是嗎?其實,人生在世,吃穿二事,說穿了還不是為了錢,可是教師這臭老九能拿幾個錢?我從收音機裏聽得,天津大邱莊家家都是萬元戶,他們靠的是技術,我看過報紙,現在出門打工的人逐漸增多,他們每年也能拿三五千。這些,不教我心癢麼?況且,我還算是有點文化的,出去一定能吃得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