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大戰前夕(2 / 3)

打掃完戰場,霍去病下令大軍不準休息,立刻啟程往狐奴水方向前進。他不能叫匈奴人殺個回馬槍。何況,萬一沿途再碰上匈奴部落就更好了。

真玉乏力地騎在馬上,她真是佩服霍去病。激戰完畢居然還挺胸抬頭地端坐在馬上,她卻恨不得立刻滾下馬趴在地上喘口氣兒。盡管馬鞍還不錯,可也架不住一連騎上個把月啊,屁股大概都磨破了。暗歎了一聲,看樣子霍大少是不打算休息了,唉。

霍去病似笑非笑地斜了她一眼,難得見到阿真顯出不支的樣子來,上次受傷昏倒的時候都沒這麼疲憊。也難怪,一個女人跟著他們這些大男人行軍打仗本來就很難了,還趕上他這個主帥的作戰方式完全是長途奔襲,根本就很少休息,吃睡幾乎全在馬上了。

清點人數,漢軍損失了近三分之一的人馬。比起前兩次強多了,可戰績去也是輝煌的,看著那些被俘的大小單於、閼氏、匈奴王子和大臣,他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

這一戰將匈奴人徹底打怕了,他們不敢想象霍去病會孤軍深入到如此的境地。春天剛剛丟了焉支山,秋季,這祁連山也變成了大漢的囊中之物。匈奴人都在傳唱著那首在漢地流傳了千年的歌謠: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忘我祁連山,叫我六畜不蕃息。

這是冠軍侯霍去病的功勞,也是漢武帝最值得驕傲的戰績。大漢再也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了,狼固然凶狠,可羊若是急了一樣可以咬狼。此次戰爭霍去病是大獲全勝,但其他幾支隊伍看就不那麼順利了。

霍去病率軍走了幾日,接連遇到了幾個小的匈奴部落,幾乎沒費什麼勁就全解決了。等他們一直走到烏盩山,才得知一個叫他哭笑不得的消息。合騎侯公孫敖,這位幾次出征大漠的識途老馬竟然迷路了!難怪一直沒他的消息,幸好自己當機立斷沒有等他,不然的話哪有這次的勝利?!還有,老將李廣此次也是铩羽而歸。但相比公孫敖的烏龍,他還是很不錯的。

李廣此次是以郎中令的身份出征的,身邊隻帶了四千人馬。作為先鋒,剛出右北平數百裏就遭遇了匈奴的左賢王部。偏偏博望侯張騫的援軍久久未到。他這四千人被人家四萬人團團圍住,漢軍見對方人多勢眾都非常害怕。此時的李廣卻十分鎮定,先是安撫手下的士兵,接著就派出自己的兒子李敢殺入敵陣探查敵情。李敢也當真了得,率幾十名親兵衝入敵陣,直貫匈奴重圍,之後又從敵人的兩翼包抄而回。回來後對其父道:“匈奴兵很容易對付。”士兵們見李敢輕而易舉殺了個來回,頓時就安定下來。李廣命士兵們布成原型陣勢四外禦敵。左賢王下令猛攻漢軍,漢軍死傷過半,箭幾乎都射完了。李廣又叫士兵將弓拉滿,卻不許發射。他自己則手執強弩射殺匈奴的裨將多人,一下子將匈奴人鎮住了。

要知道飛將軍李廣的大名在匈奴可是赫赫有名的。他的箭法可以說是大漢最棒的,傳說在一次夜行軍的時候,有人發現路邊草叢中臥有一直斑斕猛虎。李廣二話不說,一箭就射了過去。待天亮後士兵們才發現,李將軍夜裏射中並非猛虎,而是一塊形似猛虎的巨石!羽箭深深的紮入巨石之中,拔都拔不出來。李廣自己也很驚奇,便想再試試。可這次卻無論如何也射不進去了。這才有了後世那首傳承千古的名句: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四句詩將李廣的神威刻畫的栩栩如生,這個故事也和這首詩一起流傳了幾千年,讚頌了幾千年。

書歸正傳,且說匈奴兵被李廣神威所懾,漸漸散開。李廣不敢懈怠,督促手下官兵嚴陣以待,自己則神色如常,絲毫不見慌張之意。漢軍們見他神色自若,均佩服他的膽氣。第二天個個奮勇殺敵,頑強的和左賢王部激戰。直到張騫的援軍趕到才算解了圍。可李廣的軍隊卻幾乎全軍覆沒,可以一敵十能保住性命算是很不錯了。

長安城。

武帝麵無表情的捏著手裏是戰報——張騫貽誤戰機;李廣幾乎遭受滅頂之災;公孫敖居然在大漠裏迷路了?!要不是霍去病的戰果輝煌,武帝真想一股腦兒的把這些笨蛋拉回來挨個打一頓!看了一眼站在底下的衛青,又瞧瞧一旁目不斜視的韓鄢,武帝陰測測地說:“公孫敖、張騫、李廣……這些幾次出征大漠的將軍竟然比不上去病一個小孩子,一群廢物。傳旨,合騎侯公孫敖、博望侯張騫貽誤戰機,按律當斬。郎中令李廣雖然以一敵十,但畢竟損傷過半,功過相抵,不獎不罰。”

衛青斟酌著說道:“陛下息怒,公孫敖和張騫等人的確該死,但求陛下念在他們一向忠心的份兒上……”

“朕要是不僅是忠心,朕要的是能打勝仗的將軍,不是隻會紙上談兵的笨蛋!”武帝截斷衛青的話,張目罵道。

韓鄢機靈一下,抬眼看了武帝一眼,隨即迅速的低下頭,心知武帝這是在借機發威。可也難說不會在盛怒之下真的斬了張騫等人。衛青垂著頭小心翼翼地說:“陛下,就算他們該斬,可眼下匈奴未定,還請陛下法外施恩。”說著就跪在了地上。

武帝看了他一眼,沉默了半晌才道:“算了,叫他們拿錢贖罪吧。一群笨蛋,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