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伸手接過小仲明,向周蘭道:“蘭妹,先儒早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諍言,當今亂世,你我隱居於此,當好生教養仲明,不求顯達,隻求他以後能為拯救黎民盡一點力。武學乃是下乘,就不讓他學了,但他自小便遭人掌擊,強身健體之功卻不能少了。”
www.cmfu.com發布周蘭道:“秋哥,隻要采摘山中玉草每日浸泡,用這水洗浴便可有強健筋骨之效,也可省去孩子許多苦的。”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聽了也頗為滿意,道:“如此甚好。”
www.cmfu.com發布自此,二人便在玉山之中吹xiao作賦,采摘玉草,悉心撫養蕭仲明。蕭仲明也很有天分,自小便聰敏機靈,早早就能說話走路,一聲爹娘,一聲啼哭,一個跟鬥,都能給這竹舍、竹林帶來不盡的歡笑。
www.cmfu.com發布############################
www.cmfu.com發布春去秋來,冬夏往複,隨著時節流逝,不知不覺已過了十餘個春秋。
www.cmfu.com發布當年咿咿呀呀蹣跚學步的蕭仲明早已長成了十餘歲的小小少年。玉山的靈氣蓄成了他的內蘊,玉簫峰的俊秀雕琢出了他的神貌,加之玉簫先生蕭劍秋與玉女周蘭又是世上奇人,文武兼修,培養的蕭仲明小小年紀便已頗有玉簫先生儒雅之風。
www.cmfu.com發布蕭仲明天資聰慧,讀書有過目不忘之能。而有出將入相之才的蕭劍秋對此自然頗為欣喜,便讓他潛心於書籍之中。蕭仲明十五六歲年紀便已盡閱《詩經》《論語》《春秋》《左傳》《史記》等書,在詩詞歌賦上也小有所得,蕭劍秋每有興致吟詩作賦,蕭仲明也可唱和,這讓蕭氏夫婦時時感到欣慰。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不僅武功精深,而且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人稱玉簫先生,在一管玉簫上浸淫多年。玉簫在手,可謂是世上第一般武器,吹一曲“青雲入霄”之曲,足可與當代名家媲美;內力注入,便可取一流高手的性命。
www.cmfu.com發布巧的是蕭仲明也非常喜歡琴簫等樂器,讀書之餘便跟著蕭劍秋學吹xiao彈琴之技,一曲簫音,不讓玉簫先生。他尤其喜歡東海異人的“碧海潮生”之曲,每次吹奏,都能引得竹林蕭蕭,鳳鳥和鳴。
www.cmfu.com發布蕭仲明雖未習武功,但終日洗玉草藥浴,身體十分強健。十餘年裏,雖未曾出過玉山,但玉山各處卻早已讓他踏遍,有時也隨父母去采摘玉草,所到之處皆是高峻險遠風光宜人的上佳之處。雖然十分危險,但蕭氏夫婦絕技在身,足可護衛,加之為了練其體魄,礪其意誌,便每每讓他隨行。
www.cmfu.com發布山林中多有石罅洞天通幽之處,蕭仲明讀書吹xiao彈琴之餘,便經常獨自去這些隱秘之處遊賞探尋,倒也有無窮樂趣。奇的是竹屋倚山之處有一個深洞,洞口恰恰與竹屋相連,石洞曲曲折折,通向峰下清溪流過之處,倒像是一個人工造成的密道。蕭仲明於偶然之中探得此處,便說與父母,蕭氏夫婦也頗為驚奇:竹屋建成數十年竟未發現此奇洞,隻想是自然之力使然,也並未很在意。
www.cmfu.com發布##############################
www.cmfu.com發布一日晨起,蕭劍秋正在陪蕭仲明背《論語》,背到了《先進》時,蕭劍秋忽然問蕭仲明道:“仲明,在你看來,孔夫子四位弟子當中,以誰為佳者?”
www.cmfu.com發布蕭仲明略一沉吟,便答道:“子路直爽,夫子卻謂之‘不讓’;冉有、公西華謹慎,卻又顯得過謙;惟有曾皙放達,有淡泊之誌,頗為夫子欣賞。不過,在我看來,曾皙所言‘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之淡泊、寧靜,較之子路所言‘可使有勇,且知方也’之豪放、進取應當為次。”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聞之,微微一笑,又問道:“何以見得?”
www.cmfu.com發布蕭仲明答道:“孔夫子周遊列國,席不暇暖,抱著‘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之心行其道,為千古宗師,令萬世景仰。其用世之心,可謂千古第一,他讚同曾皙之意實不過是明誌罷了。”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不住點頭,讚許道:“我兒此言倒也極有見地,那你又有何誌向呢?”
www.cmfu.com發布蕭仲明鄭重地答道:“孩兒讀書,最喜歡宗愨‘願乘長風,破萬裏浪’一句,也極想成為像他一樣的英雄!”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見蕭仲明有如此的雄心壯誌,心中自是非常欣慰,抬手拍其肩頭,鄭重地說道:“勾踐臥薪嚐膽才有吞吳之舉,蘇秦懸梁刺骨才能六國封相,祖逖聞雞起舞才得以盡力於家國,我兒隻要勤於用功,自當有效力於國家、民族之時!”
www.cmfu.com發布蕭仲明聽父親一番摯語,心中頓時豪氣幹雲,暗暗下定了決心。
www.cmfu.com發布##############################
www.cmfu.com發布一日正午,蕭仲明在屋畔青石側吹奏“溪山浮雲”之曲,簫聲悠揚悅耳,回蕩在青峰竹林間。蕭氏夫婦聞得簫聲,感到他進步如此神速,心中很是快慰,二人立在竹屋廳中,不禁聽得入了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