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悄悄,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清清的玉山在細雨之中越發清秀,越加迷離。唐人李商隱詩雲:藍田日暖玉生煙,雨中的玉山沉浸在迷茫的霧氣之中,更是別樣的情調。
www.cmfu.com發布泉水叮咚,一條小溪在上腳下潺潺流過,激起一路水波,一路歡笑。溪畔綠草如茵,野芳遍地,沾著春雨的晶瑩,溪水的燦爛。有水珠在綠草葉尖,野芳蕊中蹦跳,幾如璀璨的明珠閃閃爍爍。
www.cmfu.com發布滿山的綠樹蓊蓊鬱鬱,竹柳青鬆莫不伸展開幽幽的葉兒迎接雨露的滋潤。有雨落的刷刷聲,有水珠滴落的啪啪聲,更有鳥兒不時的啼鳴,空山新雨,綠樹芳草,玉山實在是一塊幽然的碧玉。
www.cmfu.com發布綠樹掩映的芳草叢中有一條小徑曲曲折折,用山石鋪就,卻早有青苔覆蓋,芳草遮掩。小徑回環往複,直通玉山主峰玉簫峰。玉簫峰聳起於群山之中,直上雲霄,極有氣勢,又有青竹長滿石罅之間,映得此峰,碧綠如玉,故得名玉簫。
www.cmfu.com發布玉簫峰半山腰裏青竹環繞處建有一座小房,全然以翠竹做成,竹屋倚山而建,坐落在竹林深處,與竹林掩映,渾然天成,倒似天地築就一般。
www.cmfu.com發布此時,那竹屋在細雨之中默默佇立,悄無聲息,在這個寧謐安詳的世界裏唯有雨聲陣陣,恍如仙境。
www.cmfu.com發布俄而,屋內傳出一陣嬰兒的啼哭之聲,稚嫩的哭聲打破了這個世界的寧靜,平添了一股濃濃的情味。
www.cmfu.com發布竹屋中的擺設全部以竹製成,竹桌竹椅竹席竹凳,真是個山中雅舍世上難尋。廳中竹牆上掛有一副丹青,畫中青峰綠竹相映成趣,極是動人。畫旁是一副對聯,聯中文字瀟灑大氣,如龍飛鳳翔,曰:山中無歲月,廬內有乾坤。畫中題字曰:青山翠竹足慰我心蕭劍秋於壬戊秋月。
www.cmfu.com發布內室之中有一少婦正在為小兒喂食,旁邊有一儒生,一襲白衣,俊秀挺拔,二人麵帶微笑,目中含情,默默注視著那小兒。想來,這二人便是名動天下的玉簫先生蕭劍秋與玉女周蘭夫婦了。
www.cmfu.com發布未幾,小兒食畢,周蘭便架著他雙臂在室中蹣跚而行,那小兒眉清目秀,臉蛋紅潤,甚是招人喜歡。隻見他雙手前伸,小腿不斷用力,倒想掙開了周蘭跑出屋子。他撅嘴瞪眼,惹得簫周二人臉上笑意蕩漾。
www.cmfu.com發布周蘭一邊架著小兒緩緩行著,一邊笑著說道:“秋哥,殷濟世真不愧有‘神醫’之稱,隻數月功夫,這孩子便能如此健壯了。”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也微微笑道:“蘭妹,殷先生醫術高超,天下聞名,有起死回生之術,救這孩子自是不在話下的。隻是如今讓我們何處去尋找這孩子的父母呢?”
www.cmfu.com發布周蘭便說道:“當日那碧雲寺中的住持隻說他是個亂世棄兒,在千佛山上我們也未曾留下那兩個賊人細問,不過,從那玉佩與畫中或許能看出點眉目來的。”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聽罷緩緩搖頭苦笑道:“這許多時日,我一直在琢磨這兩樣東西,可是卻找不到絲毫線索。”
www.cmfu.com發布此時那孩子似乎不滿足在周蘭的扶持之下,急於掙脫,口中吭吭有聲,引得二人又是一陣歡笑。
www.cmfu.com發布周蘭忙道:“秋哥,我們就養了這孩子吧,隻當是我為你生......”話未說完,雙頰早已飛紅,不再作聲。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麵帶笑容,接口道:“也好,看這孩子也頗為機靈,我們就收養了他,也了了我們多年的心願。待他長大成人之後,如有機緣,或許能查明他的身世。”
www.cmfu.com發布周蘭聞聽此言,很是高興,當下說道:“那秋哥你就給孩子取個名字吧。”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轉身望著窗外的潺潺落雨,沉吟未幾,回首向周蘭道:“蘭妹,可還記得你我定下山盟海誓之時?”
www.cmfu.com發布周蘭聞聽,嬌羞萬分,並不答話,隻是微微頷首,低頭去逗引那小兒。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哈哈一笑,道:“那時正值八月仲秋,月明星稀之時,依依竹林之中,我們對月盟誓,定下終身。如今想來,宛如昨日。”想起往日情景,二人均不禁心蕩神移,周蘭早抱起孩子依偎在蕭劍秋身邊。
www.cmfu.com發布二人抱著孩子走到前庭,望著室外濃濃的綠竹,簷上紛紛而下的雨滴。細雨微風,群山寂寂,怎麼不讓人心動。
www.cmfu.com發布還是那孩子的咿呀聲打破了沉寂,二人這才從沉醉中醒轉過來。蕭劍秋道:“蘭妹,我們相約在仲秋月明之時,就叫他仲明吧。”
www.cmfu.com發布周蘭很是欣喜,口中默念:“仲秋月明,仲秋月明時......”忽然又驚喜道:“秋哥,你的一身才學武功終於有了承繼之人了!”
www.cmfu.com發布蕭劍秋微微一頓,伸手去摸那孩子的小臉,緩緩道:“看他似個聰慧之人,定要讓他識得詩書禮儀,將來或許能成就一番事業。隻是江湖險惡,他自小便險遭殺身之禍,武功麼,就大可不必傳他了。”
www.cmfu.com發布周蘭親了親孩子臉蛋,笑著說道:“那就讓我們仲明做個狀元郎,不去吃那習武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