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子反水危崖現(3 / 3)

“吾將上《再論西南事疏》,此乃有進無退之勢,守正年少,來日方長,當避鋒芒,辭官進學。”

宗澤沒有問王衝該如何應對,而是先作了選擇。所謂《再論西南事疏》,是王衝與宗澤共同討論所立下的西南夷,比之前王衝提出的西南策更為詳盡,同時增強了大義層麵上的籌碼。這是兩人早就備好的手段,現在形勢危急,必須要拋出來了。

宗穎見王衝隻是罵人,沒有下文,緊張地問:“守正將如何?”

父親選擇絕地反擊,若是不成,絕對會被王黼當作犧牲品丟出去,還勸王衝退讓保身,這就看王衝會怎麼選擇了。王衝若是不跟上,宗穎確定,父親會一手攬過此事,尋個由頭罷了王衝的差使,王衝自也不必卷入。而這對宗穎來說,絕不願接受。

王衝堅定地道:“王衝豈是懼禍小人,當附按判驥尾!”

宗穎長出了一口氣,王衝願意跟上,這事說不定還有轉機。

他依舊不放心:“真能化解嗎?”

王衝冷哼道:“邊事司設立近年,王將明立的三個目標,第一個已辦成,第二個正在籌備,第三個毫無進展。前兩個都是按判之功,大理之事是唐恪之責,卻無一分回音,他的彈劾,未嚐不是嫉功遮過!”

把唐恪說成是瘋子,自然沒誰信,可說成是妒嫉同事有功,怕自己無功被責罰,隻好鋌而走險反水,這個路子就容易得多。

邊事司瀘州戎州兩房辦事以來,其實就瀘州房一直有動作。銅事上,王衝將興藺商行所經營的粗銅分出大半,由瀘州房代興****富民監以一斤一百六十文的低價收購,運至荊湖北路興國軍富民監鑄錢。到目前為止,已運出二十萬斤,富民監增鑄銅錢兩萬貫。

雖然數目不多,而且這條路子,也即瀘州房作為銅料商,代虧損錢監買銅的途徑,還是王黼通過個人關係搞定的,但至少邊事司在銅事上已有了交代。在王黼的奏章裏就說到,隻要繼續打通西南夷路,每年可得至少一百二十萬斤粗銅,錢監可增鑄二十萬貫,相比大宋年鑄三百萬貫銅錢,已不是小數目。

當然這隻是向皇帝交差的漂亮說法,在王衝與宗澤的運作下,銅價是被壓低了,而且旁甘造錢越來越嫻熟,已開始影響到小半個羅國,興文寨、晏州和藺州一帶,銅錢已成通行貨幣,鐵錢成了銅錢的找頭,旁甘自不願銅外流太多,以後會漸漸收緊口子。

興藺商行正是因銅鐵錢交易量越來越大,越來越頻繁,而且銅器生意也漸漸受限,才讓出粗銅,將這部分資源交給宗澤,作為邊事司的功績交代。

而羅國之事,就看瀘州房怎麼說,王衝向宗澤所交代的羅國內部實情,也已上報了王黼,由此才攔住了朝廷,沒有急急派使去羅國去攪亂局勢。集羅國之東的蕃兵上番校閱,自然算是未雨綢繆之舉,而且就論此事本身,能招來十九家藩夷蕃兵就是一樁功勞,這證明朝廷在西南諸夷的影響力大大增強。王黼為此還向朝廷請功,要封賞宗澤王衝,可惜被蔡京擋住。

瀘州房幹得風生水起,戎州房那邊卻沒什麼進展,以唐恪那種絕不生事,絕不多事的君子之風,也不可能有什麼進展。

王衝這麼一說,宗穎鬆了口氣,形勢似乎還在兩可之間,可王衝自己卻知道,就如宗澤所言,今日之勢,如戰場拚殺,退一步便萬劫不覆!

海上之盟的進程已經開啟,棋盤驟然擴大,王黼還願意留在西南事這個小局裏嗎?他要抽身,就意味著廢邊事司,宗澤和自己大禍臨頭。

宗穎再問:“那該如何化解?父親這份上書夠麼?”

光上書是不夠的,但王衝也沒說破,給宗澤回了信,表示願與宗澤聯名上書,安慰了宗穎,便開始作自己的盤算。

此事的進退是一麵,王衝卻不想全無退路,至少不能禍及家中,此外,自己所開的小局麵,也得清點一下。

已是深夜,羅蠶娘披著衣服,撥亮油燈,在旁靜靜看著王衝奮筆疾書。

“明日讓人送去興文寨……”

一封信寫就,王衝遞給少女,少女點頭收下。本等著王衝上床,卻見他依舊端坐沉思,便乖巧地轉到身後,給他捏起肩膀。

“唔……輕點……”

少女雖沒再練弩,手勁卻不小,王衝微微咧嘴。少女趕緊卸了一半力道,王衝又覺太輕。

“官人啊,你真是不好伺候!”

少女終究心淺,氣得埋怨起來。

王衝淡淡笑道:“不深不淺,才是好火候。”

要繼續拉住王黼,也是一樣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