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涉人世的曆練(2 / 3)

——孤獨,是機遇,是飛躍的台階!

你是自己的上帝,孤獨時,你能全身心投入到孤獨中去,去幹你喜歡幹的事,讀書,寫作,思考,散步……讓它們成為你的知心,你便學會了孤獨,享受了孤獨。

當你在孤獨中挺立起來,迷惘就會如霧散開,一條平坦的大道會向你伸來!

邱慶劍自己的話——

孤方能獨,獨才能與眾不同。害怕孤獨的人,棲身於人海的大潮中,終為沙漠之一粒,大海之一滴,有之不多,無之不少;

在孤獨中奮鬥下去的人,終有一天會達到常人不及的高度,為眾人所仰慕而不再孤獨。

孤獨一時,顯赫一生。

4.認可自己(1):我就是我

在我們匆匆的人生旅途中,缺少的常常是反思。我們潛意識中總認為,事情本該這樣,幹脆就不思考為什麼這樣。

隨著社會的進步,磨練也成為了一種稀罕物,我們習慣於避重就輕,習慣於繞過困難前進,我們的意誌乃至肉體都在這種習慣中變得越來越孱弱。

在童年歲月,邱慶劍總是形單影孤的,因為沒有人與他同行。

不知有多少次,他獨自坐在山坡上,望著漸漸落下的夕陽,一遍遍思索著同樣一個問題:

“我為什麼會長得和常人不一樣?”

有很多次,他反思的結果是:我不是一個正常人,我不應該存在於這個世界上。更有很多次,我甚至已經打算放棄這個“存在”了。生命於他太輕賤,他絲毫不比地上一隻螞蟻更有價值,螞蟻還是“五官端正”的哩。那時他年幼,想不到自己活著有什麼責任,甚至沒有覺得自己死了會對父母有什麼傷害。

邱慶劍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運的,因為他最終走出了在生命終點的徘徊。

家庭的不幸首先促使他走出徘徊。出自於教師的父親,文弱正義又很老實,母親是一個善良質樸的弱小女人。他們經常受到外人的欺淩。父親常常因為正義的言辭而與素質差的村民發生衝突,幼小的邱慶劍多次目睹到這種突發的衝突,多次看見父親在他的身前倒下。在孩子的心中,父親就是最強大的人了,當孩子看見最強大的人在自己身前倒下,他還有什麼可以依靠的呢?這給邱慶劍的心靈帶來了極大的傷害,使他潛意識中認為他們這個家庭永遠沒有可能在打鬥中取得勝利,他晚上做的一個又一個夢,都是家庭成員被打得慘不忍睹。

1982年春夏之際,在一次力量懸殊的糾紛中,父母雙雙被一群人打得遍體鱗傷,躺倒在水田裏。父母經過一個多月冶療才勉強康複。那一個多月裏,邱慶劍依然在對命運進行反思,他發現自己的不幸相對於家庭的不幸,根本算不了什麼,自己的仇恨相對於家庭的仇恨,也根本算不了什麼,他更找到了自己存在的理由:他應該為家庭的強大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邱慶劍曾經在日記裏寫下下麵這段文字,他不斷用它來激勵自己,多年後他再讀這段文字時,心中依然湧起力量:

我就是我

我就是我!

我不是生得和正常人不一樣,我是與眾不同。

命運讓我生成這樣,是要我做出與眾不同的成績。

命運並沒有對我格外不公,而是格外器重我,他給了常人許多鍛煉的機會,他在給我鍛煉機會的同時,還給了我磨練的機會。

我就是我!

我為快樂而活著,而不是為痛苦活著。

我為成功而活著,而不是為失敗活著。

我為卓越而活著,而不是為平庸活著。

我比別人醜陋,但我理想更遠大。

我比別人弱小,但我意誌更堅強。

我比別人窮困,但我品質更優秀。

成功的大門向每一個人開放著,包括醜陋的我。

沒有人可以阻止我前進,除非我自己要停下來。

沒有人可以阻止我奮鬥,除非我自己要放棄。

我就是我!

我無法選擇我的出生,但我可以選擇我的道路。

我是渺小的,但我可以卓越。

我是平凡的,但我可以傑出。

我生來隻是一棵微不足道的小草,而不是一棵參天大樹,但我要做萬頃草原中最突出的一棵小草,長出最綠的葉,開出最好看的花!

我無法改變世人對我的歧視,但我可以改變我的心境,正如我不可以改變風的方向,但我可以掌握我的風帆。

我不應該自輕自賤,別人看不起我,取笑我,欺負我,都由他們去吧,我要做出一番事業來,讓他們知道誰才是生活的強者!

我就是我!

昨天的一切,都已經過去。

美好的今天正在腳下,成功的明天正在到來。

我把握每一寸光陰,我歡慶每一個小小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