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高進和韓潮去的快,來的也很快,次日午時剛過,得到消息的武安在縣城外迎接他們,這次王府的管事周澄也派人來了。
周澄派來的是自家的老都管,他來縣城主要是替武安處理侯家的產業買賣問題,以及將武安接替侯家兄弟的事告知縣裏。
武安知道老都管來是為了給自己正名撐腰的,恭敬的朝老都管行禮道:“見過老都管,一路辛苦了。”
老都管下了馬車,他對武安明顯很好奇,覺得這年輕人既膽大妄為,又有些膽氣不足。
膽大妄為的是敢帶人滅了侯家,膽氣不足的是直到現在還不敢親自去密州見自家老爺,周澄這次出發前特意讓他看看武安是怎樣的人物,性情如何,是否是可以用的人,若是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他要及早彙報。
老都管打量武安一番,問道:“汝就是那武安武二郎嗎?”
武安道:“回老都管的話,在下正是武安。”
老都管點頭道:“行前老爺讓我告訴你,好好替王府效命自有你的好處,往後做事要三思而後行,望你好自為之。”
“多謝大官人的教誨,安銘記在心,一刻不敢或忘。”
“好,老爺還讓你有時間去密州城見他一麵。”
武安小心道:“一月後,在下必將親自前往拜會,聆聽大官人的訓誡。”
老都管滿意武安的態度,笑道:“訓誡倒沒有,老爺對自己人一向寬容,你隻要誠心辦事就成。”
說道‘自己人’三個字時,老都管加重語氣。
武安會意朗聲道:“在下出身低賤,蒙大官人看重,願效犬馬之勞,萬死不辭。”
老都管老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了,這小子是個聰明人,說話也好聽。m.X520xs.Com
老都管重新上了馬車,武安隨後上了馬,一行人朝縣城走去。
武安心裏其實是憋著氣的,這樣裝孫子其實一點不好受,但是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自己現在沒有昂首挺胸的本錢,現在要是一副不低頭的樣子擺出來,那才是真正的傻蛋。
從現在開始,武安暗暗發誓他一定要出人頭地,一定不要再這樣低三下四的活著……
進了縣城,卻並沒有直接去縣衙,而是去了一座酒樓,老都管下了馬車,武安趕緊下了馬,跟在後麵,進了裏麵,大伯看他們一行人氣勢不凡,身後的手下腰間都掛著刀,一看就是不能招惹的人,忙殷勤的上前伺候,老都管讓他選一處僻靜的房間,大伯一路小心的引他們上了二樓的一處單間。
老都管、武安兩人人進了裏麵,其他老都管帶的人和武安帶的兄弟進了旁邊的單間。
老都管落座後,武安才坐下,一會兒大伯拿來筷子還有紙筆,老都管接過紙筆開始寫了幾個菜名,又把紙筆遞給武安,問道:“二郎,愛吃什麼再添幾個——”
武安雙手接過紙筆,愣住了,後世的各地美食他倒熟悉,隻是到了這裏幾個月一直窩在鄉下,酒樓也是第一次來,他哪裏知道這裏有什麼菜呀!
他算是當了一回古代的土豹子了!
武安對著老都管不好意思道:“老都管,在下頭一次來酒樓,什麼規矩也不懂,還是老都管替我們做主吧。”
老都管哈哈一笑,然後正色道:“二郎不要卑怯,當年我也是出身貧寒,家中兄弟姐妹又多,飯也吃不飽,有一次餓暈在街頭,幸虧我家阿郎路過,心善救了我,後來又看我伶俐聽話,做事本分,才有了我今日。”
說著滿含深意的說道:“所以,人生一世,關鍵是跟對什麼人,做對什麼事,才是最重要的。”
武安道:“老都管提點的是。”
老都管又拿回紙筆,飛快的寫了幾個菜名,然後喚來大伯將紙筆帶走,大伯恭敬的接過,出門一路大聲吆喝菜名,然後把菜單交給後廚讓其準備飯菜。
武安隻能感歎古代人已經這麼方便了,他以前真是小瞧了。
老都管看著武安道:“二郎,待會兒來的宋琪宋押司,在縣城也算是個遮奢人物,你以後很多事都需要他幫忙,因此要好好結識他,他們家族來此地有一百多年了,有時候縣君也要讓他三分。”
宋押司?
靠!
若不是名字不同,還以為是黑三郎宋江呢!
老都管又交代一些縣城要注意的人事,武安仔細記在心底,這些都是以後能用的。
不大一會兒,外麵傳來吵雜的問好聲,隱約有“宋押司”的名號,一葉知秋,看來這宋琪在縣裏確實有威勢。
老都管、武安代表著東莞王府,自然不會自降身份出去迎接,很快,門外走來一個四十多歲的黑臉中年漢子,一進門就對坐在主位的老都管因為來遲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