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神秘老人(3 / 3)

“好的,我該怎麼稱呼您?”敖廣問道。

“叫我老頭子吧。”老人給敖廣一個自嘲的稱呼。

“這怎麼行。”

“我說行就行。”

“哎,老……老頭子。”

“哈哈,不用拘束,我們算是忘年交吧。”

“我有一個疑問想要請教。”

“你說。”

敖廣把自己在海灘漫步所考慮的問題詳細說出。

“你在短時間的訓練能達到這種程度已經是很不錯了,你問的這個問題時間,比我預想的要早。既然你問了,我就告訴你。你能踢斷石柱,確踢不斷較細的鋼管,原因是速度。”

“速度?”

“沒錯,是速度。鋼管比之石柱多出來的是韌度,所以踢斷鋼管比石柱多出的難度便是速度,速度一定要快,你現在的腿部力量應該可以有更快的速度,但是你的多於動作太多,所以影響了速度,踢腿要簡潔有力,簡單的說就是四個字,快、準、穩、狠。”

“哦,我明白了,我……”纏繞敖廣多日的疑問瞬間解開,但是該怎麼跟這位‘老頭子’說謝呢。

“你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好好練習。我每天晚上都在這裏練拳,你有疑問可以晚上來找我。”說完老人就大步離開,也不管呆敖廣的叫喊。

時間流逝,敖廣每天白天在訓練營裏刻苦訓練,晚上有來老人這裏請教學習,轉眼長達十個月的訓練結束。

雖然訓練時間隻有十個月但是,這十個月的訓練量是常人不能忍受的,形容訓練程度恐怕隻能用殘酷這兩個字了。這些人之所以能夠忍受殘酷的訓練,因為他們都有上好資質,不論是身體還是學習能力,都是一流的。包括日本人、韓國人、印度等所有人都一樣,是所有人販子極力挑選的,有體校的高材生,或原來練過跆拳道、泰拳、空手道等,像敖廣這樣沒有練過功夫但身體素質極高的。

敖廣躺在床上想著三天後的最後一場對戰,四階段的考試今天已經結束,中日雙方人員都過了,現在是中方的三十二人對日方的六十四,比例是一比二。對戰是不管人數的,在場上最後一個站著的是哪一方的就算哪一方贏,艾森上校交代,日方在第一輪中的最後那兩人是敖廣的對手,這已經安排好了。

現在敖廣已經不再為其他兄弟擔心了,他要擔心的是自己,因為他的那兩個對手敖廣打聽清楚了,是去年考試沒有通過的人,也就是比敖廣多訓練一年的時間,雷克上尉說過,那兩個的訓練程度能夠和中方這邊的訓練量相當,看來要贏十分困難。

三日後。

對戰拳台在設在軍營的拳館裏,除了不少參戰人員外,基本沒有觀眾,在嘉賓處有十幾人就坐,除了敖廣熟識的艾森上校和雷克上尉外,其他的都不認識。具老頭子說,今天來的都是一些在黑市拳界中混跡多年的人,其中也有一些大客戶。

今天的這場對戰又叫定位戰,在所有資深人士的鑒定下,所有參戰的人都會定位,更恰當的說,應該是定價,為的是評定人員等級,方便以後賣出時有一個合理的價位。而今天的最高的定位是金牌拳手,不論是哪一年的金牌拳手都是拳台的神話。

在場的這些大客戶在今天的對戰結束後,會出大價錢把中意的人買走,尤其是金牌拳手,絕對炙手可熱。

敖廣看著擺在展台上的金牌握緊了拳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