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恨天之國,歸墟龍火(2 / 2)

林毅呲的一聲,喝了口酒,笑道,“這肯定是南海歸墟無疑。我曾經在一本書中看到過。”

“曾經出土過一件三代青銅器,是周穆王的筵神盂,那是一件盛食器,彛紋為飾,雷紋為地,紋路雄奇壯麗,是青銅史上的巔峰之作。”

“在那一時期,青銅和玉一樣,都被視作國之重器,在重要的場合為了記錄重要的事件,周穆王筵神盂的紋飾上也同樣記錄了重大曆史事件。”

“古人說“歸墟”是天地間的深淵,天下之水不論是江河湖海,最後都要彙入歸墟,卻永遠也填不滿。”

“周穆王筵神盂上記載了在南海的盡頭,有一個被稱為歸墟之國的地方,現在比較通用的稱呼是恨天之國,恨天氏掌握著龍火的秘密,周天子派史者前去,希望能借龍火鑄造天鼎,周穆王筵神盂就是為此所鑄。”

“所以龍火之地,必是歸墟之處!”

林毅的語氣非常的肯定。

天下龍脈,始於昆侖,終於歸墟。

並不是說,龍頭在昆侖,龍尾在歸墟。

而是自昆侖,到南海歸墟之間,才有龍脈。

陸地龍脈,以昆侖為首。

海洋龍脈,以歸墟為尊。

光南海便有九支十三脈!

還有東海、黃海、渤海三海,其龍脈大勢,皆終於歸墟。

像西沙沉船墓,也是歸墟龍脈的其中一支。

據史書所載,曾經有過一個青銅文明高度發達的恨天之國,他們善於使用海底的龍火,與周王朝互有往來,國中有深不見底的洞穴。

這個海上之國,很可能就是從中土渡海遷徙而去的恨天氏,但在秦後,對恨天之國的相關記載就徹底沒有了,在大海上神秘的消失了。

就如同從未在世間存在過一樣,關於他們的一切都成了解不開的迷,恨天之國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迷蹤之國”。

後來有位去西天取經的法印高僧,他取得真經後從海路歸國,將沿途見聞寫成了一部地理奇書《佛國記》。

其中就敘述了他在海上聽聞過恨天國遺跡之事,這段記載裏麵提到,在高大珊瑚森林密布的海中有一無底巨洞,如果舟船被卷入其中,絕沒有人能再活著回來。

確定了具體的目標,眾人準備一番,並且向韓淑娜詢問了更加詳細得位置。

不過,因為這事兒,是明叔和他舅公一塊幹的,韓淑娜並沒有參與,所以具體的位置,並不知道,隻知道一個叫做珊瑚廟的地方。

一行四人,驅車兩天,幾經周折,來到香江,在香江,借助偷渡的船隻,才來到了珊瑚廟。

珊瑚廟本是一處無名小島,因島南有觀海斷崖,崖上是一處古珊瑚廟舊址,傳說是當年鄭和下西詳時的古跡,所以海路往來之客都以此廟為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