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美人養玉,深入南海(1 / 2)

珊瑚廟島四麵環海,椰林婆娑。

明叔之前,就是從這裏出發的,這裏是最後的補給點,在往深處,便是汪洋大海,沒有淡水和食物。

島內這個數十戶人家的小漁村,生活條件原始落後,漁民們靠海吃海,除了打漁采珠之外,也持在附近海域打撈到的古董舊貨之物出售,沿海的一些古玩商和收藏者常年在這裏收購交易。

多種貨幣都可流通,美元最硬,這海島上也不斷有投機的冒險者和打撈隊來碰運氣,時常可以聽到有人收到奇珍異寶的傳聞。

久而久之,珊瑚廟島便形成了一個孤懸海上的黑市,伊然是一個化外之國。

漁民們撈上來的事物也五花八門,有瓷器、兵刃、香料、木料、古幣、造像、充滿了伊斯蘭風情的玻璃器。

也有從沉船裏撈出來尚未開封的陳年美酒、還有連我們這些行家都看不出年代款式的古物,甚至有在海灘死人腳上扒下來的名牌爛皮鞋。

這些冥器古物,在這裏被稱作青頭。

來到珊瑚廟島的黑市之後,進入了一家專門經營青頭的酒館,跟老板打聽了一下,有沒有合適做向導的人,最後一名姓‘武’的男人成功接了任務。

此人腿瘸了,因此人稱掰武,是個相貌黝黑的漢子。

在雇傭了掰武的同時,順道在這裏收了一批青頭。

這些青頭,又不少都是外國貨。

像西伯利亞的軍刀啊。

天主教會的十字架呀。

還有銀匕首,據說曾經殺死過吸血鬼。

當然這些東西,真的假的,都說不好,不過經過林毅手的,基本上保真。

不過,外國貨和國貨的價值沒有辦法比。

最讓林毅心動的是,一塊古玉!

腐沁之玉!

古墓所在的地下環境侵蝕,所以這些明器大多帶“沁”。

這玉沁的顏色五花八門,一般都按顏色來區分。

黃色的在陝西內蒙比較多見,是土沁,灰色的石灰沁,白色的為水沁,黑色的在明器中最多,是水銀斑,也稱“朱砂沁”或“辰州沁”。

紫色的則是死人腐爛漚浸出的屍血沁,綠色的是與銅器相近而產生的銅沁。

而有玉石之本色也有黑、碧、青、黃、黑、白等顏色,其中尤以白色為貴。

林毅收的這塊玉,看似普普通通,白色中透著黑色的紋理,屬於下等古玉,深海裏侵蝕嚴重,已經腐侵古玉根本,不識貨的人,就當做一塊石頭了。

不過,林毅卻知道,這是一塊極品古玉。

隻需要尋一個十八歲,如花似玉的處、女,長期貼著胸脯肉藏著,片刻不離身,洗澡、睡覺都要帶著,養上三五年,絕對能養出來一塊極品古玉。

這叫盤玉。

古代有不少人,為了養一塊美玉,用花季少女來養。

老胡和胖子在島上逛一逛,打聽一些消息,而林毅和雪莉楊則在掰武的帶領下,去尋找出海用的船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