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鄉村新聞 第二節(1 / 2)

黃墳村有四個學生同一年同時從本縣不起眼的鄉初級中學考上了縣城重點高中,這件以前沒出現過,以後也許不會發生的大事,很自然成了村民們茶餘飯後談論的話題。

農村人特別注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也往往會把身邊的事拿來與自家作比較。

幾天來,在村上、鄉上,特別是街上茶鋪裏擺談最多的就是某某的娃兒某某的女子考上了重點高中。我家的娃兒或是我家的女子啊就是笨,一付沒出息的樣子。

再加上學校和鄉政府的大力宣傳,不是新聞也就成了新聞。

這件事影響著整個柳河鄉及柳河中學,特別是柳河中學,從名聲到實惠都得到了應該得到的。

既裝飾了學校的門麵,又為柳河中學打出了免費廣告,正如皇墳村王書記說的那樣以便來年招點讀高價的外來學生,又有麵子又有收入的事除了傻子之外仍誰都不會放棄。

皇墳村自從有記載以來,就還沒有過一個正兒八經的高中生,初中畢業的在村上就算是有學問的人了。當然這也並不是皇墳村的人腦袋笨,學習不好,不求上進,這與當時的經濟情況和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呢?沒錢萬事難,挨餓受凍不說,又怎能盡心盡力去讀書學習。

就拿現在的環境條件來說,還是有很多的家庭因為沒有錢而不得不讓孩子綴學。

柳河鄉初級中學畢業班二百來名學生總共才六個考上縣城第一中學,其中就有四個是皇墳村的學生。在農村裏,發生點人們認為不可能的事後,往往就會找點合適的理由,也就有了黃墳村皇墳裏埋的先主劉皇叔顯靈傳說。

平時光禿禿的小山包有了燃香燒紙的。

考上縣城第一中學是本縣就讀的初中學生的夢想,老師就曾講過,進了縣第一中學的話一隻腳就跨進了大學的門檻。其實當時說這句話也並不過分,縣城第一中學在本縣算是第一學府,考上大學的機率一直都很高。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是以升學率來評定一個學校的優劣。隻要是升學率高,就說明這個學校是好樣的,來上學的人也多,同樣收費也就多,一連鎖反應教師的各種獎勵也就隨之而來。

後來我在電視上聽到一個很有名的人說,在學校學習成績二流的學生不一定會當上老板,但成績優異學生的一般都會給成績二流的學生打工。

我想這是不可能的事,但隨著時間的變遷,我發現這句話的確是事實。

我和石榴、陳德瑞、賀曉芸四人拿到縣一中的錄取通知書。

走過回村的機耕道,我高興地指指我的左腳又指指我的右腳說:“現在我這隻腳已邁進去了,緊跟著我這隻腳也將邁進去。”

陳德瑞理了理他二八分的頭發,不懷好意地看著我說:“我看你邁到柳河裏頭去還差不多。”

“哼,你才邁到河裏頭去。”

陳德瑞慢條斯理地說:“你看嘛,不識好人心了吧。有些事啊不能高興太早哈,要不會樂極生悲的。”

賀曉芸又跟著說:“還不要說以後,就算是明天的事又有誰能說清楚。”

陳德瑞也同樣是那慢條斯理表情說:“的確。”

賀曉芸又說:“有些事還是順其自然的好。”

我點了點頭,臉上露出了苦澀的笑意說:“好啊,你們倆個到一唱一和起來。”

賀曉芸把臉轉向了一邊:“不和你說了。”

我回過頭望著石榴,想得到她的支持。石榴本名叫王心怡,石榴是她的小名,我們也習慣了叫她石榴。她麵上很平靜,平靜得就像無風的水麵,淡淡地說:“既然一隻腳已邁進去了,還留一隻腳在外幹啥。”

賀曉芸在笑,她笑不笑都很好看,一頭秀麗的長發,欣長的身材,迷人的身段,舉手投足間都有一種迷人的味道。我突然發覺我在不經意間想多看她幾眼,她是在油菜花開時出生的,我們也習慣叫她的小名菜花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