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封神之戰(1 / 2)

沉吟了一會兒,段熲接著說道:

“好了,眼下可不是說這些的時候,宮內人多眼雜,吾等還是不要言顧其他的好。”

段達見狀也隻好閉口不言。

楊廣見狀於是插言道:“不知後來老師又是如何繼續平定羌亂的呢?”

段熲沉吟片刻接著說道:

“當時鑒於形勢非常嚴峻,在朝中許多正直之士的努力下,吾便被重新啟用,得以再任護羌校尉一職。

而當吾出獄之時,已是延熹六年(163年),當時涼州各處烽煙不斷,幾乎全州各地無處不戰,涼州差點全部失手,完全成為羌人的天下。

本以為會是一難解之局,可是出乎吾意料之外,當羌人接到吾再次就任護羌校尉並到涼州之時,竟局麵立變,原本正高歌猛進的羌人竟突然止住了進攻的腳步,紛紛退出了已經占據的大漢城池,吾率軍行進之處,羌人分分避讓不及,當下吾不敢怠慢,連忙抓住戰機,率領殘存的漢軍高歌猛進,段字軍旗所到之處,羌人或降或死。

至延熹八年(165),計斬西羌二萬三千人,降數萬人。牛馬羊八百萬頭,萬餘個部落歸順。就此西羌完全平定。”說道此處段熲不禁長籲一口氣,畢竟在他看來這場戰鬥來的快,去的也快,勝的也是一頭霧水。

“想來應該老師這些年來將那些羌人殺的狠了,這才畏老師如虎,軍心士氣全無,就算其勢再大,又怎能長久的了呢!”楊廣感慨道。

“不錯,有所長進,也不枉老夫長篇大論說教一場,眼下,汝還認為光靠簡單的足食足兵便能煉出一支常勝不敗的強軍嗎?”段熲微微點頭道。

“老師指教的是,先前是廣太過淺薄了。今後吾必將向老師虛心學習用兵煉兵之道,必不負老師教導之恩。”楊廣虛心說道。

而這時聽了段熲之言,楊廣這才意識道自己前世所謂的足食足兵之道不過是建立在大隋剛剛統一天下不過幾十年,一大批百戰老兵和能臣良將尚在的基礎上,方才能令自己肆意的揮斥方遒,待得這些最忠於大隋的百戰老兵和能臣良將在自己無休止的胡鬧之下損失殆盡之後,自己落得的個江都自盡的下場也就毫不為過了。

“嗯!孺子可教也!”段熲微微頷首。

而段熲不知道的是今日費勁苦心的說教令楊廣最大的改變不是其領會了自己印象中固有的用兵思想,而是讓楊廣真正意識到了自己前世中性格上最為致命的一點——剛愎自用。

不是說這點不好,而是對於一位帝王而言,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做到麵麵俱到,隻要能夠善於用人,將合適的人才放在正確的位置之上,並及時聽取判斷選擇臣下正確的言論,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道。

念及此處楊廣便對段熲真正的產生了一絲師徒之情,接著問道:

“老師之言令吾茅塞頓開,隻是據吾了解老師真正的成名之戰,乃是東羌的滅族之戰,憑借此戰老師才真正得以棲身“涼州三明”之列,不知老師接下來可否繼續給吾等講解一下。”

段熲思考了片刻才接言道:

“好吧,既然汝有興趣,吾便再花點時間給爾等說上一說。爾等須知所為東羌乃是經多年漢羌戰爭而向涼州東部遷徙的羌人移民。其在吾等與西羌多年的戰爭之中在安定、北地等地不斷壯大,最終勢不可控,屢屢侵犯三輔地區。喵喵尒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