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如此,汝好自為之,行事之前要多想想,汝非獨身一人,無論日後汝犯了何事,隻要不是傷天害理作惡之事,弘農楊氏始終是汝身後最堅強的後盾。”楊賜心知自家這族孫本是心思玲瓏,意誌堅定之輩,不可以常理來看待,遂不再勸。
而就在眾人出到宮門前準備離去回府給楊奇療傷之時,一位仆從打扮之人上前拿出一封請柬說道:
“諸位大人有禮,小子為蔡博士家仆,今有請柬一封送與楊廣公子,下月初吾家老爺在家設有一場文會,邀請在京的年輕士子參加,到時還望楊公子到時候能撥冗一見。”
楊廣愣神接過請柬一時間不知該如何作答,畢竟先前楊廣早已在心下定計,決定於近日設計除掉王甫後離京避禍,眼下變故卻不在其計劃之內,也不知該不該答應。
“還愣著幹嘛?蔡伯楷,海內大儒也,能得他賞識是汝之福分,尋常人想要參加他舉辦的文會可謂難上加難!”
“這請柬我兒收下了,汝回去就說到時我兒必會準時到達。”楊奇不待楊廣拒絕便替其答應道。
“既如此,下月初,蔡府恭候公子到來。”蔡府家仆略施一禮轉身回蔡府報告去了。
看著楊奇替他做下決定,楊廣不由哭笑不得,隻能將心中想法暫且擱置。
“罷了,罷了,反正吾之計劃還差一剛烈勇猛之士,王甫老賊就讓他多苟延殘喘幾日吧。”
此事已了,於是楊奇辭別眾人,在楊廣的摻扶下緩緩離去……
次日清晨,楊廣略作梳洗後,便換上羽林郎的甲胄出門準備正式往羽林軍中曆練,路過公車門前之時,卻見一地方郡吏打扮的青年正在門前四處張望,隻見其人身長七尺七寸,美須髯,猿臂蜂腰,掌指間有一層厚繭,一看就知是一武藝超群之輩。不知如此卓爾不凡之人怎會是一郡吏打扮。楊廣頓時便起了結交之心,於是上前問道:
“這位兄台,吾觀君於此等侯良久,不知所謂何事?吾生平最愛結交天下英雄,若蒙不棄願與英雄相交,且吾久居京中,說不準能為兄台提供一些幫助。”
太史慈聞言轉過身來打量了一下楊廣,隻見楊廣身著一身軍中製式甲胄,可是身上卻無一絲沙場征伐之氣,掌指間也是一片光滑,不見絲毫久握兵器而生成的老繭,與其說是軍中之人,不如說是披著甲胄到處晃蕩的公子哥,當下便對楊廣印象不佳。更何況其身負郡守之托,更是不願多生事端,於是拱拱手略作敷衍道:
“在下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現為東萊奏曹史,今奉郡守之命入京辦公,隻是郡守囑咐之人尚未到京,故於此等侯,不勞貴人相助。”
楊廣聞言頓時眼中精光一閃,激動道:“兄長,您剛才說您叫什麼?”
看著楊廣神情如此激動,太史慈不禁納悶道:“在下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公子難道聽過吾的名字?”
。您提供大神四知的廣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