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地處北極圈上;一般人對阿拉斯加的印象多半是冰天雪地的白色大地景象。殊不知,夏天的阿拉斯加依然極為翠綠、生機盎然,自然環境景觀不亞於世上其它任何國家公園;終年白雪覆蓋的群山,冰河峽灣的壯麗,以及多樣的生態環境,再加上宜人的氣候,都是吸引觀光客在夏天走訪阿拉斯加的原因。
進入冬天,白天氣溫經常降至攝氏零度以下的阿拉斯加,是否就會讓觀光客卻步呢?的確,酷寒的氣候讓大多數觀光客裹足不前,看到的都是白茫茫一片,似乎每個人隻能待在室內;然而,冬天的阿拉斯加呈現的是生活在亞熱帶的我們很難想象、甚至完全未曾接觸的生活形態。
靠近北極圈的費爾班克斯,氣溫低是必然的。記得有天晚上開車出去夜遊,看到路邊鍾塔顯示的居然是「-30℃」,對生活在台灣的我們來說很難想象吧!在這種嚴寒氣候下生活的阿拉斯加人當然有其特有的戶外活動,最常見的就是狗拉雪橇。
從每年10月到隔年3月,正是阿拉斯加狗拉雪橇比賽的旺季,幾乎每個城鎮在周末假日都舉行地區性比賽,從小孩到大人依年齡分成數級,舉行不等公裏數的越野計時賽;3月底則進行全阿拉斯加地區總決賽,而安克拉治更舉行國際賽,吸引全世界好手來此參加比賽。狗拉雪橇在冬天的阿拉斯加是一種常見戶外活動,有時更是一種代步工具。要駕馭狗拉雪橇必須具備相當技巧,當然不是觀光客可在短時間內現學現賣,不過,一般人還是可於觀光景點付些許費用,讓狗拉雪橇載著你奔馳在結冰小溪流上,迎著冷冽寒風,刺骨滋味絕對令人難忘。
費爾班克斯郊外有一段沿著公路旁興建的縱貫阿拉斯加油管,雖然解說站冬季不開放,你仍可以走到油管正下方,想象來自北方海底、超過攝氏100度的原油,流經孤獨地穿越阿拉斯加廣闊荒野的油管,走完長達數公裏旅程來到南方的瓦迪茲港。跨越塔那那河上方的油管以兩支橋墩撐起來,遠望它有如舊金山金門大橋的氣勢。觀光客也能按圖尋找冰河流入湖泊的景觀,隻是此時湖水已結冰,湖麵上更積滿厚厚白雪,早已分不清冰河與湖水的界限在哪裏。
地球可說是一塊巨大的磁鐵,磁力線從南北兩極地區延伸出來,包圍住地球形成一個保護層,讓居住在地球上各種生物,避免受到來自太空的有害輻射線侵襲。來自太陽的太陽風是一種攜帶多種帶電粒子的電漿流,吹過地球時,大部分電漿流被地球磁場阻擋在外,少部份則由兩極地區滲透進來。當這些帶電粒子與大氣層的分子相互碰撞,數量足夠時即產生所謂的極光。由於組成大氣層的分子種類很多,因此極光也有綠、黃、藍、白、紅等多種顏色,其中以綠色居多。一位當地女孩告訴筆者,她從未看過也最想看到的就是粉紅色的極光。
極光隻發生在80公裏以上的高空,與產生於低空的雲層完全不同,因此隻有出現繁星點點的晴朗夜空才看得到極光。在幽黑星空背景下,像一條大布幔般的極光可從遠方快速逼近,通過頭頂上方再消失於地平線的另一側;也可能在你前方上演,變化萬千的造型秀,令人目不暇給;甚至有人說在極光發生期間,可以聽到伴隨產生的聲音,若真如此,那絕對是自然界最美麗的聲光大秀。
這裏活火山遍地,希沙爾丁火山就是其中一個。
雖然環境優美,而且美國在群島的烏尼馬克島和阿圖島之間建有占地1.1萬平方千米的國家野生動物保護區。居民主要居住在烏納拉斯卡、埃達克和謝米亞3島,從事漁業和馴養毛皮獸。
但在火山周圍,既有白又有火山特有的景色,風景優美,但他卻沒有人敢靠近,因為它缺確實實擁有自然界的殺手-火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