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 六零村醫(17)(3 / 3)

穿越來這些年,楊清對二老也有了很深的感情。二老這些年對她的嗬護還有照顧,那是真真的好。

“好,我拿著。”

說好一切,楊清想好了,走之前進一趟黑市,給父母多留一些糧食與全國糧票。全國糧票,在小地方很少流通,隻有國營飯店還有黑市,以及一些工廠財務(留給出差的人)有一些。

其餘的地方,很少很少。走正規的門道,很難弄到。

第二天一早,楊清就去了黑市,隻是先去了一趟公社醫院,找到在家休息的醫院領導,自己的工作可以找人調換,然後留給自家的侄子。

大侄子已經高中畢業,正在家裏務農(沒事跟著她學習醫術),正好接替她的工作。

換一個城裏的工作難,但是換一個公社的工作還是可以的。

她不敢讓侄子現在就做醫生,哪怕是赤腳醫生也不行,人命大於天,她能做不是因為原主在衛校讀過幾年書,是因為她本身就會醫術。

換個工作是最好的。

還小一點幾個侄子侄女就沒有辦法,誰讓他們年齡小。沒趕上時候。

魏院長聽完楊清的話,點頭說道,“我就知道你遲早是要離開的。明天就派人下去接替你,走之前還得麻煩你帶帶他,怎麼樣?”

“那是應該的,院長放心吧。院長,以後我走了,我爹依然會抽空挖藥材炮製藥材,那藥材依然能夠賣給醫院吧?”

“沒問題,你爹還是住你家嗎?”院長還有其他的院領導,都去過楊清的家,還吃過飯,對眼前的楊清,印象那是極好的。

“嗯,他和媽依然住在我家。您也知道,我家大,老家那邊人口越來越多,房間不夠住,我爹媽以後到百年都住在我家。

院長,您有沒有什麼門道,我想把我的工作給我大侄子,他剛好今年高中畢業,平時也跟著我學了一些簡單的醫術。醫生是做不了,但是別的工作是能做的。”

“這個呀,我幫你找人打聽打聽。如果想進咱們醫院,隻能在食堂,還有財務室,以及行政幹事三處找人問。”

院長說道。

“謝謝院長,我先進城一趟,院長您要是有人可換,麻煩托人告訴我一聲。”

“行,知道,盡量幫你換掉。對了,公社供銷社的工作,可以不?”

院長馬上想起了自家有一位,問道。

“可以的。”雖然知道,有些農村供銷社到九十年代末就已經沒有了,但那時,已經可以做生意,可以出去打工,出路多的是,一個公社醫院公社供銷社的工作,也不是多稀罕。

“那好,明天讓人去你們那的時候,我讓他幫我帶信給你。成不成都帶個口信給你。”

“謝謝院長,謝謝。”

“謝啥,這幾年因為你,我可是過了幾個富裕年(悄悄得了些臘肉臘香腸臘魚啥的。)”

“不值一提,別放在心上。”

從公社衛生院出來,楊清直奔市裏第一醫院,見到了正在上班的文琴。

在醫院的一角,文琴拉著楊清說話,她知道的,楊清一般沒事不會來醫院找她,隻是急事才來。

“楊清,有什麼事?沒出事吧?”文琴也在前年結婚了,丈夫也是軍人,還是顧朝陽的戰友。

她也有了一個兒子,孩子還小,都是文媽媽與文琴輪流在帶。

“沒出事,我今天進城辦事。順道來看看你。可能我過段時間要離開,一去就是幾年或者十年……”

文琴嚇了一跳,“咋了,出啥事了?”

“沒事,顧朝陽要調到別的軍區。我得隨軍跟著一起去,我的工作都幹不了了,想著進城辦事,順道來看看你。時間有些緊迫,我怕到時候沒時間再來看你,先給你負荊請罪,還有秦娟調過來之前我就要走,到時候你跟她說一聲。”

“哎呀,之前怎麼沒有聽到風聲?”文琴很是詫異,她也知道這種事,楊清不會瞞她。

說道這個楊清都皺著眉頭不開森,“我也是昨晚才知道的,顧朝陽也是昨天白天才知道,這不是事情來得急嗎?”

“那還真是急,行了,有時間咱就聚聚,沒時間你也別想著這事。以後也不是不回來了,秦娟那邊我去解釋。

你的工作咋辦?”

“我想著與誰換一換,到時候給我家大侄子,也就隻有他年齡合適。”楊清其實明白,開年以後,好多學校都陸續停課,不停課的學校上課和不上課其實區別不大。

但畢竟那是年後,到時候再給,更麻煩,更加不知道給誰。現在十三歲的孩子就能接班上班,自家十五歲以上的孩子好幾個。

工作要是換好,能接班的有好幾個,到時候給誰不給誰,都是問題。

“咱醫療係統的工作不好換。”文琴是知道的,接班也是。

“嗯,我與我們院長說了,他在我走的時候,問,供銷社的工作你可以嗎?

我覺得可能有戲,真要是供銷社。文琴,到時候麻煩叔叔幫我多照顧照顧建國。”

“行,真能到供銷係統倒是沒有問題。”文爸爸前兩年調去了供銷係統,是實權二把手。

兩人聊了會兒,有人喊文琴,楊清才離開。m.X520xs.Com

離開以後,直奔黑市。

從黑市出來,楊清的自行車後座兩邊搭的兩個簍子裏麵裝滿了糧食與食用油。

挎包裏也多了不少的全國糧票。還有幾張油票,這些年,從楊清穿越而來以後,家裏做菜的油都放的足足的。

肚子裏有了油水,吃飯也吃的少。

臉上也沒有像別人一樣的菜色。

二老是越活越年輕。

十天的時間,辦很多的事情,楊建國去了供銷社上班。

家裏老大大嫂高興的不行,其餘的雖然眼饞,但也沒有說什麼不好聽的話。

都明白情況,這是突發事件,加上建國最大,工作肯定是先給他。

楊大嫂那是高興的整日眉開眼笑,隻差把嘴咧到後腦勺。

楊二嫂楊三嫂心裏羨慕,但真沒有說一個不好聽的或是嫉妒的字。

幾年下來,她們的性子中的一些小心眼等被掰正了不少。

一早上,楊老三開著從生產大隊借來的拖拉機,送妹妹一家去火車站,二老也一起去送。

車站裏,楊母與楊父一人抱著一個孩子,不願意鬆手。直到不上車都不行了,才放開。

二老真是淚眼朦朧,萬分不舍的。

火車“況且況且……”帶著所有的乘客一直朝首都進發。

一家四口先去首都,顧朝陽在首都住兩天,就要一個人先去部隊。

楊清會在大院住段日子,至少要住到年後。

既然回了首都,肯定要在首都過一個年。

顧朝陽的爸爸還沒有見過兩個孫子孫女,隻是在照片上見過。

為此,楊清還得回大院住,陪著顧爺爺顧奶奶顧媽媽住,顧爸放假休息的時候也是陪著父母住在大院。

保山市,某部隊,家屬區

“團長,一共十幾個包裹,都是你的。”小戰士說道。

“你讓小譚,幫我送去家裏,先放著,別拆開,我下班以後自己拆。”

已經上班幾天的顧朝陽,邊工作邊交代著。

“是。”

小譚:譚紅兵,是顧朝陽的勤務兵。

從老家提前寄來的包裹到現在才到,應該還有一批。

第一批十幾個包裹是全家四口現在能穿的衣服鞋子,還有楊清從空間裏那出來的蠶絲被新棉被套之類的。

寄的床上用品都是老家沒有用過的,沒法子,老家也要留床上用品,以前用的依然留在家裏,以後回家還能用。

糧食也寄了幾袋,油寄了十多斤,全是楊清從空間以及黑市弄的。

相互摻著,也不打眼。

後麵的一批全是幹菜,泡菜還有臘肉臘香腸,臘魚以及臘貨野鴨子,鹹鴨蛋等。

刻意多寄很多東西,故意的,讓家屬區的家屬們也知道知道,他們家底子厚。還有有物資來源,以後家裏吃的好點,想來沒有人會過多懷疑吧。

為了以後的夥食好,楊清是煞費苦心,為此還進山了三趟,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以後等那些做好了,還會繼續寄給她。

小譚戰士一趟趟的搬,搬了好幾趟,這還是借了板車拖。才能三趟就搬完。要不然,得十幾趟,都是大包裹,一次能搬一個包裹就不錯了。

家屬區,有樓房,也有一批平房。平房是最早的房子,那時候還沒有家屬隨軍的規定,住這房的全是夫妻兩在一個部隊的,都是獨門小院,院子裏就有之前規劃好的菜園子。

房子都不小,都有四個房間一間客廳,一廚一廁,還有兩間單獨的雜物房。

家屬區的樓房在一邊,平房在一邊,對稱著。

顧朝陽分的平房在平房一邊的最後麵一排。

一排兩戶小院,能住兩家人。

小譚一個人搬包裹,樓上樓下,還有平房屋,都有不少人看見。樓房這邊住邊緣的幾戶人家,有家屬好奇的問。

。您提供大神傳山的快穿之鹹魚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