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字發新書(2 / 3)

(3)沉井基礎

是一種古老而且常見的深基礎類型,它的剛性大,穩定性好,與樁基相比,在荷載作用下變位甚微,具有較好的抗震性能,尤其適用於對基礎承載力要求較高,對基礎變位敏感的橋梁。如大跨度懸索橋、拱橋、連續梁橋等。

(4)管柱基礎

是主要用於橋梁的一種深基礎,管柱外形類似管樁,其區別在於:管柱一般直徑較大,最下端一節製成開口狀,在一般情況下,靠專門設備強迫振動或扭動,並輔以管內排土而下沉,如落於基岩,可以通過鑿岩使錨固於岩盤;而管樁直徑一般較小,樁尖製成閉合端,常用打樁機具打入土中,一般較難通過硬層或障礙,更不能錨固於基岩。大型管柱的外形又類似圓形沉井,但沉井主要是靠自重下沉,其壁較厚,而管柱是靠外力強迫下沉,其壁較薄。

管柱基礎適用於較複雜的水文地質條件,尤其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更能顯示其廣泛適應性。如中國武漢長江大橋橋址的水文地質條件為:持力層在水麵之下深達40米而洪水期長達8個月,顯然對氣壓沉箱不利;河床覆蓋層很淺,不能用管樁基礎;基岩表麵不平,在同一墩位處高差達5~6米,也不能用沉井基礎。在此情況下,以管柱基礎最為適宜,它不受水深限製,且下端可錨固於岩盤,無需較厚的覆蓋層維持柱體穩定,而基礎是由分散的柱體支承於岩麵,故岩麵不平也易於處理。

橋梁基礎除了上述幾種類型外,還可根據不同地質和水文條件而采用一些組合型基礎結構。如中國杭州錢塘江橋正橋7~15號墩基礎,是在沉箱下接木樁;南京長江橋正橋2號和3號墩,則是鋼沉井套預應力混凝土管柱基礎。

二、涵洞與墩台的施工

涵洞是為宣泄地麵水流而設置的橫穿路基的排水構築物,由洞身和洞口建築兩部分組成。涵洞按建築材料不同可分為石涵、混凝土涵、鋼筋混泥土涵;按構造形式不同可分為管涵、板涵、拱涵、箱涵;按洞頂填土的情況不同分為明涵和暗涵;按水力性能不同可分為無壓力式涵、半壓力式涵、壓力式涵和倒虹吸管涵。

(一)、施工準備:

(1)涵洞開工前,向工程師提交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和開工報告,經工程師批準後開始施工。

(2)測量放樣:按圖紙設計的平麵位置、標高及幾何尺寸,進行施工放樣。

基坑開挖:

1)將基坑控製樁延長於基坑外2m加以固定。

2)基坑開挖應保持良好的排水,在基坑外深挖集水井以利基礎底麵排水徹底。

3)基坑應開挖至設計標高+20cm處時,然後人工挖除剩餘20cm土,以免機械擾動基底土。

4)基坑開挖後應檢驗地基承載力,合格後,妥善修整,在最短的時間裏鋪墊層及澆築基座。若承載力達不到要求,應按監理工程師的指示進行基底處理。

(二)、質量保證措施

(1)涵洞機械挖基時預留20cm人工開挖清理,達到設計標高後,檢測其斷麵尺寸、承載力是否滿足設計要求,經監理檢查合格並簽字後才可進入下道工序。

(2)對鋼筋要檢查其出廠證明,並進行抽檢,合格後方可使用,鋼筋在使用前進行調直、除鏽、去氧化皮;電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焊接頭要經過試驗合格後才允許正式作業。

(3)鋼筋在安裝時必須采用鋼筋限位,鋼筋先劃線後綁紮,豎向主筋和橫向水平分布鋼筋按照設計位置要求綁紮牢固,形成規範施工,嚴格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4)混凝土施工腳手架及支撐要搭設牢|考試大|固,模板做到橫平豎直,杜絕跑模現象發生;搗固設專人進行作業,嚴格分層厚度、布點振搗,防止出現蜂窩、麻麵。

(5)涵洞工程砌體圬工施工時,要認真選好石料,砂漿嚴格按照配合比拌製,采用擠漿法砌築,層間搭接滿足砌石規範要求,砌體要大麵朝下,禁止立砌。砂漿飽滿,灰縫統一采用凹縫。

(6)沉降縫、防水層嚴格按照設計以及施工規範要求施工,達到無滲漏。若發現滲水應及早返修。

(7)涵背填土嚴格按規範要求施工,兩側對稱夯填。涵頂填土厚度大於1m時,方可允許施工機械通過,防止混凝土出現開裂等人為破壞。

(三)、安全保證措施

(1)施工現場必須設置配電箱,且進出電纜線要有套管,電線進出不混亂。嚴禁使用花線或塑料膠質線,導線不得隨地拖拉或綁在腳手架上。

(2)現場機械設備嚴格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作業,杜絕違章作業,嚴禁酒後操作機械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