湊字發新書(1 / 3)

橋梁工程的施工介紹

摘要:橋梁是城市交通的樞紐,其主要功能是跨越各種障礙,聯係建築物和各種交通設施承受來往車輛、行人荷載。本篇主要從橋梁施工準備工作的內容,橋位放樣方法,橋梁基礎類型等,了解涵洞和墩台的類型、組成及作用;相應地,詳細敘述橋梁基礎施工,涵洞與墩台的施工。施工過程中會有許多的問題應注意避免,要控製好質量,保證各項施工的安全,以及應用中的安全,才是最終目的。

關鍵詞:橋梁的基礎構造;基礎施工;涵洞和墩台的施工;鋼筋混凝土橋施工;質量控製

Abstract:Thebridgeisthecitytraffic,itsmainfunctionistocrossthevariousobstacles,varioustrafficfacilitiesandbuildingstotrafficandpedestriansload.thismainlyfromthebridgetothepreparationsforthecontent,methods,andputthembridgethebasictypes,understandingandmoundsofholetype,compositionandfunctions;accordingly,fullaccountof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holebridgewithatrickofconstruction.Constructionprocesswillhavemanyproblemsshouldpayattentiontoavoid,tocontrolthegoodquality.

Keywords:Thebasicstructure;Thebasicstructure;holeandmoundsofconstruction;Reinforcedconcretebridgeconstruction;Qualitycontrol

正文: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交通基礎建設得到迅猛發展,各地興建了大量的混凝土橋梁及其它各式橋梁。橋梁作為城市交通樞紐之一,伴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迫切需要新建、改造許多城市橋梁,人們也對橋梁建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現代化高速路上迂回交叉的立交橋,新興城市中不斷湧現的雄偉壯觀的城市橋梁常常成為打中城市的標誌與驕傲。

一、橋梁基礎施工

橋梁一般由橋跨結構、墩台和基礎組成。基礎工程是在整個橋梁工程施工中比較困難部位,而且常常需要在水下施工,因而遇到的問題也很複雜。

(一)、基礎施工前的準備

(1)首先要認真閱讀施工圖紙,領會設計意圖,與現場情況進行核對,必要時進行補充調查,對基底高程、基底尺寸,樁位坐標、工程數量進行複核計算。

(2)根據地層、地質、水文情況、結構形式及現場環境狀況,製定施工方案,編製施工組織設計,做出單項開工報告,報告監理工程師審批。

(3)認真進行施工放樣測量,控製基礎樁位中心、平麵位置和高程,同時放出幾個墩台基礎,對其相對位置和坐標進行複核,確保準確無誤。

(4)準備好基礎施工所需的設備、材料、相應配套的設施。

(5)建立工程質量保證體係,確定完善的安全技術措施,保證安全技術交底。

(二)、橋梁基礎的一般形式及其施工的主要方法

橋梁上部結構承受的各種荷載,通過橋台或橋墩傳給基礎,再由基礎傳給地基。基礎是橋梁下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橋梁的基礎施工屬於橋梁下部結構施工。根據橋梁基礎埋置深度分為深基礎和淺基礎。深基礎有樁基礎、管柱基礎、沉井基礎、地下連續基礎等,淺基礎一般采用明挖工程。

(1)明挖基礎

也稱擴大基礎,係由塊石或混凝土砌築而成的大塊實體基礎,其埋置深度可較其他類型基礎淺,故為淺基礎。它的構造簡單,由於所用材料不能承受較大的拉應力,故基礎的厚、寬比要足夠大,使之形成所謂剛性基礎,受力時不致產生撓曲變形。為了節省材料,這類基礎的立麵往往砌成台階形,平麵將根據墩台截麵形狀而采用矩形、圓形、T形或多邊形等。建造這種基礎多用明挖基坑的方法施工。在陸地開挖基坑,將視基坑深淺、土質好壞和地下水位高低等因素,來判斷是否采用坑壁支持結構──襯板或板樁。在水中開挖則應先築圍堰。

明挖基礎適用於淺層土較堅實,且水流衝刷不嚴重的淺水地區。由於它的構造簡單,埋深淺,施工容易,加上可以就地取材,故造價低廉,廣泛用於中小橋涵及旱橋。中國趙州橋就是在亞粘土地基上采用了這種橋基。

(2)樁基礎

由許多根打入或沉入土中的樁和連接樁頂的承台所構成的基礎。外力通過承台分配到各樁頭,再通過樁身及樁端把力傳遞到周圍土及樁端深層土中,故屬於深基礎。

樁基礎適用於土質深厚處。在所有深基礎中,它的結構最輕,施工機械化程度較高,施工進度較快,是一種較經濟的基礎結構。有些橋梁基礎要承受較大的水平力,如橋墩基礎要承受來自左右方向的水平荷載,其樁基多采用雙向斜樁;而一些梁式橋的橋台主要承受來自一側的土壓力,多采用單向斜樁。如樁徑很大,像現在常用的大直徑鑽孔樁,具有相當大的剛度,則可不加斜樁而做成垂直樁基。

橋梁基礎多置於水中,故要求樁材不僅強度高,而且要耐腐蝕。在橋梁中常用的樁材為木材、鋼筋混凝土和鋼材。由於木材長度有限,強度和耐腐蝕性較低,故木樁多用於中小橋梁,且樁頂必須埋在低水位以下,才能長期保存。鋼筋混凝土樁的強度和耐久性均較木樁為優,多用於較大或重要橋梁,但當遇到含鹽量較高的水文地質條件,也有腐蝕問題,應采取防護措施。中國在1908~1912年修建津浦(天津—浦口)鐵路洛口黃河橋時,其基礎就采用了外接圓直徑為50厘米的正五邊形鋼筋混凝土預製樁,樁長15~17米。自50年代以後,曾廣泛采用工廠預製的鋼筋混凝土空心的管樁、樁外徑多為40和55厘米,如1953~1954年在武漢修建的漢水鐵路橋和公路橋,以及60年代修建的南京長江大橋引橋的大部分基礎均采用這種樁基。此外,鋼筋混凝土鑽孔灌注樁(也稱鑽孔樁),近幾十年在世界範圍內發展很快,如1972年在中國山東北鎮建成的黃河公路橋,采用直徑1.5米、最大入土深達107米的鋼筋混凝土鑽孔樁;70年代末在阿根廷建成跨巴拉那河的兩座斜張橋,全部采用直徑達2.0米,最大入土深達73米的鋼筋混凝土鑽孔樁。至於鋼樁主要是鋼管樁及H形鋼樁,其強度甚高,在土中穿透能力強,在工業發達國家使用較多,在中國有少數橋梁(如上海黃浦江橋)也使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