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長青聽聞,目光掃了一眼盧俊義,兩個人開始了一陣眉目傳情。
盧俊義臉懵逼,我同意啊,我同意,那本書我看了,完全可以,利國利民,你給我使眼色作甚?
麵對盧俊義求助式的眼神詢問,秦長青一臉無奈的做了一個口型:責任!
盧俊義瞬間明白了,頓時上前一步。
“陛下,臣有話要說。”
“盧愛卿,想說什麼?”李世民問。
“陛下,臣願意在禦史台培養一批幹吏,潛心學習救災之策,輔佐兵部。因為各部門之間協調,難免會出現疏漏,臣想請陛下同意,讓禦史台監督救災的整個過程。任何人犯錯,禦史台除正常上報,還承擔一部分嚴重的不查之過!”
哈哈哈!
李世民哈哈大笑,越看盧俊義越滿意,“之一切後果又朕承擔!”
“陛下,您體恤萬民,甘願承擔後果。但身為朝堂的官員,理應主動承擔責任,怎能把一切責任推脫在皇帝身上?更何況,時間沒有兩全法,調動軍隊就在也是的事情。天災人禍從天而降,再壞也不能置之不理。禦史台的職責就是監督天下官吏,所以臣認為,禦史台該擔的責任必須要擔負起來。誠如許大人所說,事情發生了就去解決事情,而不是責任的推脫,就這反對而反對不放!”
“神農嚐百草之前,所有人也不知道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古人馴化牲畜的時候,也是從所有動物裏麵不斷篩選之後才有現在牛羊豬馬、雞鴨驢鵝……事情嘛,總歸有人要去做。大唐開創軍隊救災的先河,也是給後人積攢相關經驗。就算是出現了偏差,在錯誤中更正就好。為了子孫後代千秋萬世,留下一套完成的就在措施,也是功德一件,必將載入史冊!”
“愛卿說的很多。”李世民越看盧俊義越滿意,“諸位愛卿,你們覺得派哪一衛參與其中呢?”
兵權和皇權下來一體,卻又不是一體,所有的皇帝都不允許兵權旁落。
十二衛的將領們,眼睛都直放光,爭吵不休。
李世民擺擺手,“你們也別吵了,抓鬮吧。”
老李頓了頓,“衛國公、英國公、盧國公都不在京城,朕代藥師、稚奴代茂公、長青代知節參與抓鬮!抽到誰,誰就參與第一任的救災工作。另外,每年都采取抓鬮的方式,所有的一切都是隨機的,這樣也就沒有人敢輕慢操練了。”
“陛下,聖明!”
馬周和岑文本緩緩睜開眼,舉著笏板,對著李世民深深一躬身!、
這個辦法好,相當於在京城十二衛的頭頂懸著一把劍,因為是抓鬮,誰也不知道災難來臨會抽到誰,如果軍隊軍紀渙散缺乏操練,去救災的時候鬧出大笑話,你就看李世民砍不砍他們就完了。
一個大箱子裏麵,放滿了紙條,畫圈的就是出局,畫對號的就是參與。
武將們排隊在大箱子裏麵摸出來紙團,最終摸到了對號的居然是秦長青。
所有的武將們,對著秦長青怒目而視:你參與啥?有你啥事兒?你沒事兒替程阿醜抓什麼紙條?
,
,
。您提供大神秦長青李煥兒穿越唐朝的秦長青李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