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達鵬想要再勸,司徒煥揮手阻止了他繼續說道:“靈晶也是修煉資源,也是各大家族和宗門貯集的戰略資源。就算是有影響也是在可控的範圍之內。這批靈晶,握在手裏也是資源浪費。軍士將領的報酬也改為靈晶支付吧。”
靈晶是重要的修煉資源不假,但需求量卻沒有丹藥那麼大。畢竟丹藥是有針對性的,有修煉方向性的。而靈晶是大眾化的消耗資源,就如同人要吃飯一般。兩者的存在意義並不相同。
司徒煥還停留在仙界對仙晶的認識上,仙晶的硬通貨價值遠比靈晶要高得多,這是後話,以後再述。
其實不管是魯達鵬還是司徒煥都沒有看出問題的本質,隻是從普通的經濟理論進行分析。其實造成現在這個局麵,首先是人口基數的擴大,對資源的需求量大增,從而引發修士對市場的恐慌。其次就是強者越來越多,對高階靈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而幽冥對高階靈材的控製,直接影響到了修士資源經濟。特別是對高階的丹師和器師控製,又等於控製了高階丹藥和高階靈器的產出和市場。
這些理論伏瑞也有著作論述過,隻是都屬於涉密的內容,掌握在幽冥的真正核心手中。亂世重武功,輕文治,這是霸王之業,也是霸主們的思維習慣。
不管是祖朝核心中的核心魯達鵬,還是精於演算天機的司徒煥都無法脫俗,倆人更重視軍隊的建設,而輕視了內政。有地球曆史借鑒的伏瑞卻非常明白,真正的雄主,都是文功武略,講究的是文武兼治。
所以在勢力創建之初,他對內政就非常重視。培養出來的人才中,軍事人才最多也就是占到一成的樣子。內政經濟和商業人才卻有兩成左右,其他的則為修仙人才和技術人才,特別重視技術人才的培養。
正是為了延續伏瑞的理念,魯樸子才又恢複了蒙山學院,還有意打造成技術的傳承聖地。計劃投入的資源更是無數。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伏瑞也提及過,但卻被魯樸子有意識地隱瞞下來,但她卻比誰都重視這句話。
“師尊,弟子這便去辦好。”魯達鵬已經向司徒煥表了態,隻能是接受任務。他知道司徒煥的意思,把他培養成接班人,將來向天命之子效忠,也將徹底地站在伏瑞的對立麵。他想拒絕,可他拒絕得了嗎?隻能是默默的接受。
正在涼州任職的李勳,也有些茫然了。從研究院出來之後,便在涼州一個府城任職,憑著才能成為一府的總裁。他剛剛熟悉並融入到憲製之中來,卻發現整個機構在發生莫名其妙的變化。
身邊不少的官員都辭職隱退,治下的百姓生活也在發生著變化,市麵上也變得蕭條起來。人心也有些亂了。
他對大商憲製的理解非常透徹,任職之後,也感覺到這種體製的優越性,他已經癡迷於這種治世之術。他雖然沒有拋棄儒門的精神,但卻已經拋棄了儒門的內政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