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好哥哥,看他如今險些要死的樣子,你可憐他了。”秦語說。
米迦表情很痛苦。
他似乎不願意承認,他捏著兩隻拳頭,全身輕輕發顫。
“但你救不了他,”秦語說,“我也是。”
米迦忽然渾身力氣一泄,“什麼?”
他茫然看著秦語。
“這很難理解嗎?除非一個人想要自救,去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旁人才能幫助他。”秦語說,“你我都是人,並非神。他人的事情,我們看著再著急,也替不了他。”
米迦皺著眉,不是很理解秦語這話。
“簡單點說,就是我雖然是個大夫,也被人謬讚為神醫,但如果病人自己不想讓我醫治,我是無能為力的。”秦語說,“你來求我醫治不行,因為需要醫治的不是你。得帕提自己願意相信我,讓我醫治他。”
米迦聞言,愣愣看著秦語,“這……這樣的嗎?”
秦語點頭,“而且我覺得,你已經治好了自己。”
“啊?”米迦茫然。
他治好自己?他又沒病。
“記恨就是一種讓人痛苦的病。而且外人治不了你。”秦語道,“你覺得自己恨阿克紮,恨繼夫人,恨帕提的時候,是不是很痛苦?你釋然了以後呢?整個人生,是不是都開闊了很多?”
米迦這才笑起來,他起身朝秦語拱了拱手,“多謝秦神醫!”
“阿姐,你的神醫之稱,並非謬讚。大夫治病,神醫治心。”
米迦躬身九十度,好一陣子他才緩緩起身。
“我回去和帕提說,一個哥哥該勸導的本分,我盡到了,也就可以釋然了。”
“至於他究竟要不要自救……總歸不是我能左右的。”
米迦的表情比來的時候,輕鬆了很多。
秦語聽過一個“猴子定律”。
就是當別人遇到麻煩,乃至是要命的麻煩——就像一隻調皮搗蛋的猴子跳到那人的肩頭。抓他的臉,他的頭,讓他不勝其煩。
而旁邊的人看到了,替他著急,甚至替他想辦法趕走“猴子”。“猴子”就會跳到這個“好心人”身上,成為他的“猴子”。
猴子定律,闡述的道理就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猴子”。那是他的責任,也是他要成長的地方。
如果“好心人”替他接過那猴子,就幹涉了他的責任和成長。
米迦把帕提的墮落,自卑,自暴自棄,歸因在自己頭上。
因為帕提對他的信任,就覺得自己對此事負有完全的責任,這就是接過了帕提的“猴子”。
而這會兒,他大約是明白了,他也有過痛苦的時刻,他除了靠自己,關愛他的師父、照顧他的外祖家……都不能讓他真正走出那份痛苦。
帕提,也是一樣。
米迦走了以後,秦語又回到兩個孩子身邊。
她把外頭的事情都丟開,讓自己也像個單純的孩子,保持著那份童真,單純的享受眼前的快樂。
“哇!城堡拚好了!真漂亮啊!壯觀!”她驚喜大笑。
她和小童抱在一起,歡呼雀躍,為一點點小事,開心得手舞足蹈。
“這才是生活的真諦吧?”秦語在心裏感慨,“感謝老天,我在現代沒有明白的道理,讓我重活一世,漸漸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