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我那時的理想是做一個房地產估價師。

這也是出於我所學的專業考慮的。

我們都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裏快樂著,幻想著。

沒事的時候我們總談起文學。

這是我們共同的愛好。

當然在我們所有的人裏麵頂數我們的學曆高。

都是大學畢業生。

在他們眼裏我們是異類。

大部分的員工是中專或職高。

我們來公司那前還沒進步到全是大學生的層次。

後來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加入到我們的行列中了。

這時我們才意識到大學生已經貶值了。

我記得在外地出差的時候。

我們的牛總逢人便說。

“我們的公司基本上都是大學生!”他大腹便便的滿意的說道。

而那些聽著的人自然是哼哈的點著頭。

“那是那是,牛總愛惜人才嘛!”一個人在旁邊殷勤得快要掉渣的說道。

“公司的發展首要的一條是必須全麵提高員工的素質!你們說是不是?”牛總繼續說著他的大話。

我不知道他的做法是不是有些大才小用。

但我要說的是他的那套冠冕堂皇的所謂愛惜人才的做法就是對我們的大學教育給予的極大諷刺。

但他卻大言不慚。

我不否認員工的素質需要提高。

但一個花費了十幾萬讀完的大學生去做他的理貨員是不是太可笑了。

但這種可笑仍然繼續著。

後來我發現更怪異的事情在我的身邊發生了。

一家公司的招聘廣告竟然打出了這樣的信息。

保潔員,大專學曆。

有三年相關工作經驗。

我不知道是不是公司的文員打錯字了。

還是真的就是這樣的用人條件。

我不能接受的是高等教育本身是一種商業行為。

不是我們的義務教育。

那為什麼卻不等價交換呢?

如果不是一種投資行為。

我們也許就不會太在意就業的問題了。

因為教育的本質已經發生了變化。

它變成了提高國民素質的公益活動。

我知道夢想對於我們這樣的人來說是多麼的遙不可及。

其實全天下有很多像我們這樣的人存在著。

我們渴望蛻變。

我們渴望由蠶變成蛾。

我們把現在當成了人生的一個短暫的過度。

一個必經的階段。

用時髦的話來說就是蝸居。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裏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過去不相信這一切會在我的身上發生。

我為我生活的時代高歌。

可這一切還是發生了。

難道我被上天降與大任了。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每個人都有的經曆。

隻是表現形式不一樣而已。

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用宋詞描述給我們的人生三大境界一樣。

第一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第二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第三境界: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就是我們每個人的一生的高度概括。

古人把我們的年齡分成幾個階段。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而五十知天命。

六十花甲。

七十古稀。

這就是我們每個年齡階段的特點。

我如今也是而立之年了。

便有了很多過去懶得去考慮的事情。

現在琢磨起來還真有它的一番道理了。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那是我們天真無邪的孩提。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那是我們成熟穩健的中年。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那是我們的暮年垂老之時。

我們不得不讚歎我們偉大的先人和聖哲們。

其實在我看來。

我們都是有理想的人。

這個社會又有多少沒有理想的人。

他們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麼。

渾渾噩噩的。

活著隻知道吃飯和睡覺。

那他們與動物有何區別。

我很有幸能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

但我的理想又是很遙遠的。

在別人看來。

有理想的人心理壓力都很大。

他們每天有計劃的開始他們的生活。

一步一個腳印的往前走。

他們知道他們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這就是與沒理想的人的最大區別。

他們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有條不紊。

而那些沒有理想的人過得很混亂很無序。

有人這樣問過他們。

你們的理想是什麼?

他們毫不在乎的說道。

什麼是理想。

我們眼裏隻有現實。

他們有他們的想法和觀點。

他們認為理想離他們太遠。

生活裏充滿著很多不可知的因素。

他們的口號是漫無目的的走。

走到哪裏就到哪裏。

我不敢與他們苟同。

因為我是一個有理想的人。

對自己的人生和目標有著準確的定位。

每天我都朝著目標進步著。

這是我的特點。

我的同事也跟我一樣。

他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滿滿當當的。

每天都過得十分充實。

但有時也會很低落。

為自己的理想擔心和憂慮。

什麼時候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我有的時候也有這樣的顧慮。

畢竟理想和現實是有巨大的差距的。

記得上學的時候就喜歡水木年華的校園民謠。

流暢的旋律加上淡淡的憂傷那簡直就是絕美。

那一首《今天我們要走了》唱出了所有畢業生的心聲。

今天我們要走了。

走向不同的天涯。

就像飄落的葉子。

我們會到達。

我們的理想在那裏嗎?

它們會實現嗎?

我們的愛情在那裏嗎?

它們在等待嗎?

你不要忘了我啊

一起歡笑流淚的日子。

那些做夢的夜晚。

我會想著她。

我們的理想在那裏嗎?

它們會實現嗎?

我們的愛情在那裏嗎?

它們在等待嗎?

今天我們要走了。

讓我為你們祈禱吧!

今天我們要走了。

讓我們為未來祈禱吧!

今天我們要走了。

走向不同的天涯。

就像飄落的葉子。

我們會到達。

我們的理想在那裏嗎?

它們會實現嗎?

我們的愛情在那裏嗎?

它們在等待嗎?

所有的畢業生都對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充滿著各種擔心。

我也是。

在學校裏的時候我沒感覺到那種危機。

當畢業臨近的時候我產生了莫名的恐慌和無助。

我不知道是我們的前途一片渺茫還是我的心裏出了些問題。

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氏族”生活。

突然第一次靠自己的雙手掙錢還適應不過來。

老師們為我們勾畫著美好的前途和未來。

“你們學的專業就業非常容易!不用擔心的!”老師這樣告訴我們。

我們帶著極大的自信和勇氣衝出了校門。

可幾年下來現實還是徹底催垮了我們年輕的心靈。

原來理想和現實竟然如此遙遠。

我們好象懸浮在浩瀚宇宙空間的一個粒子那麼渺小。

這就是我對社會的最初感受。

社會不是學校。

任何關係都需要我們自己來建立和維護。

學校裏有老師。

而社會裏沒有老師。

隻有一個一個的利益集團。

我們就像棋盤上的棋子任由他們擺布。

他們的一句話可能就是我們的死亡聖旨。

後來我就經曆了這樣的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