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計中有計(1 / 2)

沈鑒繼續道:“但這裏不一樣,敵人絕不會想到咱們會在此商量大事,因而不會派人跟蹤。這是其一。”

楊榮追問:“那其二呢?”

沈鑒道:“我做給你看。”然後轉頭對鄰桌的人喊道:“喂,老兄!”兩桌之間相隔不過幾步之遙,可那人對沈鑒充耳不聞,仍低頭吃飯。沈鑒又提高一個調門兒,大喊:“老兄,勞駕!”他音量雖高,卻瞬間融入周圍嘈雜的海洋,連個水花都沒激起。

沈鑒對楊榮笑了笑:“這回明白了吧?”楊榮不禁深感震驚。他萬沒想到說話聲也可以作為隔音板,而且比木頭、石塊可靠得多。

於是他默然片刻,說道:“那沈兄弟認為該如何破敵?”

這時恰好夥計走過來,放下花生米、蘿卜皮兩道涼菜。沈鑒不禁莞爾,挑出兩塊蘿卜放在桌麵上,指著大的道:“這是順天府。”然後又一指小的:“這是漢王的老營,山東樂安州。”

說罷他挑出二十粒花生米擺在“樂安州”前麵道:“每粒花生代表一衛,總共十萬人。這十萬精兵是漢王的家底,現在仍在黃河一線。楊大人覺得該如何應付呢?”

楊榮略一思考道:“讓柳升將軍坐鎮真定,再調南京守軍北上,兩麵夾擊漢王。”

沈鑒大笑:“如君所言,朝廷危矣。”

楊榮愣道:“為何?”

沈鑒道:“因為你忘了一個人。”他又撿出十粒花生,放在“樂安州”左邊:“趙王朱高燧,封國彰德府。漢王若反,趙王亦必反!”

楊榮大驚,筷子啪的掉落在桌麵,失聲道:“這怎麼可能?”

沈鑒道:“這種情況不隻是‘可能’而已,它確確實實的發生了。數月以來漢王大軍駐紮在黃河邊不進不退,牽製著關外鐵騎,您覺得為什麼呢?”

“莫非……”楊榮瞳孔不禁放大“莫非他在給趙王爭取時間?”

沈鑒點點頭:“正是這樣。一旦雙王合流,趙王就可以繞過真定直抵京師。到時候柳升腹背受敵自顧不暇,順天府的大門一旦被敲開,改朝換代之日便不遠了。”

桌上雖然隻有幾片蘿卜、些許花生,但楊榮仿佛看見千軍萬馬往來衝殺。無數人屍陳疆場,順天府像多年前的應天府一樣熊熊燃燒起來……猛然間他回過神,擦了擦冷汗道:“但是趙王隻有五萬人,未必就拿得下順天府。”

“是嗎?”沈鑒又笑了。“你知道順天府四周的崇山峻嶺中藏著多少強盜、響馬和亡命之徒嗎?他們可沒什麼道德感,隻要賂金帛財貨,便立刻可以與朝廷為敵。兩軍相持之際,敵人突然多出來一支生力,京畿三大營可招架得住?”

楊榮不由得打了個寒顫,他雖知沈鑒所說俱是事實,但仍忍不住強辯道:“那還有河南、湖廣、南直隸的兵可以調,”

沈鑒慢悠悠的把花生撿到自己碗裏,說道:“楊大人,靖難之役時山東諸軍屢戰屢敗,知道為什麼嗎?”

楊榮一愣,隨即答道:“因為李景隆武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