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朝中的事,局勢已定,不管是誰,在韓景肖的眼裏他就隻看好宋書清。
現在把自己推出來做國師的位子,豈不是要活生生扣上一個謀反的罪名。
李丞相覺得自己十分冤枉,急忙看向皇上。
“皇上,臣從來沒有說過想要做國師的位置,您可千萬不要意會錯了!這一切跟我沒有任何關係,臣覺得丞相的位子就已經很不錯了。”
他沒等到韓景肖回話,就聽到宋書清說:
“若是李丞相真的有意要做國師的位子,不如李家就改姓,改成宋姓那我願意把國師的位子讓給李丞相,從此以後,李丞相就是那宋國師。”
此話一出口,所有的人麵色慘白,看著宋書清。
她臉上依舊帶著溫和的笑意,並沒有看出來哪裏生氣了。
但是通過她回答的話來說,能夠聽得出來已經十分忍讓。
“不是,臣從來沒有這個意思啊。”
李丞相急忙起身來到正廳中央跪下,一邊又解釋,“國師的位子,我當然是不能做,還望宋小姐莫要多想,若臣真的想要成真的想要國師,自然是會與您爭鬥一番,可是眼下您回來也有一年,您何時見到臣對國師的位置有過一絲的希望,或者抱著別的想法?”
他的確是不敢有任何想法,因為他知道了宋書清已經有了小皇子,這件事情,也是從他女兒口中聽到的。
就這個樣,她們李家想要在爭什麼?
他是肯定爭搶不到了,女兒在後宮,哪怕是五年了,宋書清都從來沒有出現過。
韓景肖也願意這麼一直等著她,這樣的情分由此可見不多了。
李丞相也想明白了,何必要從中作梗,倒插一耙,棒打鴛鴦呢。
倒不如就讓自己的女兒回來,省得在那宮中做一根針,還插不到人心。
若是他提前讓自己的女兒回來,定不會遭受到什麼閑言非語。
若是等一日,宋書清回到宮中,把自己的女兒丟出來,他這張老臉,可就真的沒地方放了。
當初李丞相為了把自己的女兒送進宮內,討好了多少大臣,也費了不少銀兩。
正如今人也到宮內了,如願以償封了皇貴妃的稱號,雖說在後宮中她不是最大的主子,但現在皇後的位置上沒有人。
隻要一日無主,她就是那後宮最大的妃子,掌管六宮。
可是哪裏想到,雖說後宮沒有皇後,但是宋書清的存在就如同皇後一般,現如今竟然還跟皇上有了小皇子。
這樣下去,他們早就已經沒有了爭鬥的資本,倒不如乖乖的讓出位置來,臨末了還能讓宋書清高看李府一眼。
宋書清看著跪在正廳急忙道歉的人,笑了笑。
她當然知道,不是李丞相的本意,若是他真的想搶國師的位子,早在她被丟進荒蠻之地的時候,就已經可以下手了,何必要再隱忍這麼久。
剛剛說話的那人宋書清並不認識,但是從這看過去,那賊眉鼠眼的樣子就不像是什麼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