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的事情,很快便在京城裏傳開,最後演變為曜王與二皇子的爭論與抗衡。
京城裏平民百姓不多,多數為富商士族,名門子弟,他們自然不願認同秦逍的主張,所以暗暗記恨在了心裏。
夏日如火,偶而飄過一陣微風,依然帶著濃濃的熱浪,令人難以心平氣和。
一棵茂盛繁榮的大榕樹下,一架秋千懸於下麵,繁茂的樹葉遮擋了陽光,為這夏日帶去一抹清涼。
謝長樂在秋千上乘涼,手裏拿著一把團扇,慢悠悠地扇著,另一隻手裏捧著一本書。
屋子裏太悶,她便出來乘乘涼。
晚秋和茯苓踏進院子,兩人邊走邊說,皆是一臉的氣憤。
謝長樂抬起頭,看到兩人一臉的怒容,不由有些想笑,將書本放了下來,問道:“怎麼回事?你倆不是出去買針線布匹了嗎?怎麼兩手空空的?”
晚秋眉頭緊皺,哼了一聲,走過來倒了一杯水自顧喝了下去,然後道:“您問茯苓吧。”
茯苓規矩地站在那兒,朝著謝長樂施了一禮,道:“回王妃,也不知為何,那些商家一得知我們是曜王府的人,便不願賣給我們了。”
“什麼意思?”謝長樂不解。
“是啊,他們好像都說好了似的,一致對外,搞得好像曜王府得罪了他們。”晚秋氣憤道。
茯苓聞言,點了點頭:“不僅是我們,還有後廚的采買師傅,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謝長樂愣了愣,有些詫異:“那你們打聽了嗎?是什麼原因呢?”
茯苓搖了搖頭,道:“奴婢隻聽是與王爺提出的新政有關,具體原因奴婢也不清楚。”
“新政?”謝長樂眨了眨眼睛,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知道原因了。”
關於秦逍提出的新政,她還是知道一些的,也十分讚同他的想法。
可是他的想法過於大膽,雖然於民有利,可終究是要有所犧牲的。而那些被犧牲的人,自然對秦逍心懷怨懟。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曜王府的人自然也會受到牽累。
晚秋和茯苓互看一眼,依然一頭霧水,但王妃不說,她們也不會多問。
“既然城裏難買,你們便辛苦一些,跑遠一點的地方去買。”謝長樂道,“後廚那邊可以前往京郊的農戶家采買,價格可稍微高一些。”
“奴婢這便去告訴後廚。”茯苓點頭,隨後快步離開。
晚秋休息了一會兒,走到謝長樂的麵前,接過她手裏的扇子,輕輕為她扇風。
這時,秦逍的身影出現在院門口,正一步步朝著這邊走來。
“王妃,王爺來了。”晚秋看到不遠處的秦逍,輕聲對謝長樂道。
“你去準備一些清淡的午膳吧,估計他也沒什麼胃口。”謝長樂吩咐道。
“是。”晚秋應聲,向秦逍施了個禮,便退了下去。
此時的秦逍依然一身朝服,顯然是剛下朝,連衣服都還未換。
謝長樂起身,迎上秦逍,看著他麵無表情的臉色,問道:“怎麼了?”
秦逍微微搖了搖頭,朝著房間走去,謝長樂默默地跟在後麵。
秦逍徑直走向屏風換衣服,謝長樂見狀,將一旁的幹淨衣袍拿給他。
謝長樂來到桌邊,倒了一杯茶放在桌子上,聲音淡淡道:“新政依然不順利吧?陛下還未同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