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成作業,把紫荊樹的資料補上去,一起交。”我又把本子還給他,“你在作業上不能例外。”
他無聲地接回本子迅速靠近樹前,把牌子抄下後又遞了過來,“好了!”
“那個老,老師?”有幾個來交作業的同學不知道什麼時候來的,我立刻拽來本子,也一起收下了他們的作業。
“收集標本”是指收集植物的某個部位(如葉片、花瓣等),再去實驗室製作標本。由於取材必須新鮮,所以學生們剛整理好作業,中場休息半小時就又趕來實驗室了——
臘葉標本(又稱壓製標本)的製作簡單,吸水紙、台麵,剪刀膠水之類,還有必備的藥劑(5%福爾馬林、硫酸銅、冰醋酸等),要先進行保色,再處理,最後還要放樟腦九保存。
“製作完成的標本可以拿回去作紀念。”我跟大家說,再講了一些注意事項,又一直巡邏幾乎沒停。
很多同學都會不懂,雖然我給他們發了課前資料,還讓他們預習,跟他們說過這節課不會做示範。資料上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本來就不容易適應。
加熱保色雖然是第一步卻最難,完成壓紙吸水後可以等到周二的生物課,再進行後麵的步驟製作。
標本……索漠總算安心學了一回,他全程不懂實踐,沒有做過標本,隻能一臉不服氣地聽我講,又認真地加熱,還不忘在我經過的時候,不服氣地瞟我一眼。
巡邏了不知幾圈,有次看到他對著燒杯中兩簇紫荊花瓣發呆,或著說……很出神。
帶著怎樣的情緒,才能這麼專注地注視著花呢?
“南瓜呢?”小漠突然問。我正在鎖窗(窗簾還開著),打開室內通風,做好離開前的工作。
“我得查查,對這不熟。”我拍了下大衣,掏出手機搜了搜,“被子植物,雙子葉,堇菜目,葫蘆科……”
“南瓜屬,南瓜!”
“哎你這不算,後麵猜都能猜出來——”
“那紫荊樹呢?”他出校門依然不停追問,“我的作業肯定對了,牌子照著抄!我……”
“紫荊樹,”我又走了幾步停下來。
“學名紫荊,落葉喬木,薔薇目,豆科——”
“紫荊屬,紫荊!”有一位調皮的同學高舉一隻手又搶答了,連同我。
而紫荊花的學名是紅花馬蹄甲,科、屬和紫荊都不同。它們區別很多,比如,他經常看的簇生花是心形的紙質葉,一般兩層樓高(4米左右),在溫暖的南方才有。
“如果我送……沒事!”小漠跑進小區,利索地地刷門禁按電梯,又搶著拿鑰匙開門。
。您提供大神沂米冰逸的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