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釀藥酒(1 / 2)

以心行氣,務令沉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隨,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頭頂懸也。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轉虛實也。發勁須沉著鬆靜,專注一方。。。。。。

早上郭雨軒緩緩打了一片太極拳後,擦了擦身上的汗珠就開始做早飯,一盤炒雞蛋,兩個饅頭,一碗小米粥,美美的吃了一頓就開始做事情。

趙衛華和李鵬濤他們一幫人在山上挖了許多藥草,出去時由於背包中裝滿了野味以及太歲水,這沒有多大用處的藥草就留給了郭雨軒,這麼多藥草總不能放在這浪費了吧。

這些藥草不是挑出去賣就是找個辦法自己利用,而對於郭雨軒來說,自己用是最好的選擇,而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這些藥材做藥酒。

中國人對酒的研究與運用,可謂爐火燉青。自從有了酒,這杯中之物就被老祖宗們演繹出無數的精彩故事。“何以解憂,惟有杜康”,這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酒幌子”,在我國幾乎家喻戶曉。於是,就有了武鬆酒後伏虎的壯舉,魯智深醉打山門的英雄氣概,劉姥姥醉臥怡紅院的千古笑談……

酒,素有“百藥之長"之稱,將強身健體的中藥與酒"溶"於一體的藥酒,不僅配製方便、藥性穩定、安全有效,而且因為酒精是一種良好的半極性有機溶劑,中藥的各種有效成分都易溶於其中,藥借酒力、酒助藥勢而充分發揮其效力,提高療效。

藥酒製作法,古人早有論述,如《素問》中有“上古聖人作湯液醒”,“邪氣時至、服之萬全”的論述,這是藥酒治病的較早記載。東漢,張仲景的《金匾要略)中收載的紅藍花酒、麻黃醇酒湯所采取的煮服方法,則類似於現代的熱浸法。

唐,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則較全麵地論述了藥酒的製法、服法,“凡合酒,皆薄切藥,以絹袋盛藥內酒中,密封頭,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為度,去渣服酒,……大諸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又如《本草綱目》記載燒酒的製作即用蒸餾法,“用濃酒和糟入甑,蒸汽令上,用器承取露滴,凡酸之酒,皆可燒酒,和曲釀甕中七日,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極濃烈,蓋酒露也。”

此外,還對冷浸法加藥釀製及傳統熱浸法等製作藥酒的方法及操作要法,均作了比較詳細的說明。根據曆代的醫藥文獻記載,古人的藥酒與現代藥酒具有不同的特點,一是古代藥酒多以釀製酒的藥酒為主,亦有冷浸法、熱浸法;二是基質酒,多以黃酒為主,而黃酒性較白酒緩和。現代藥酒,則多以白酒為溶媒,含酒精量一般在50%—60%,少數品種仍用黃酒製作,含酒精量在30%—50%,製作方法為浸提法,很少有用釀造的。

郭雨軒準備釀造以白酒為溶媒的藥酒,畢竟他們這山裏邊的人沒事都愛喝兩口白酒,自己釀造些白酒為溶媒的藥酒不僅可以滿足酒欲,還可以強身健體。

“三叔,給我打三十斤,嗯,五十多度的白酒。”郭雨軒家裏可沒有這麼多白酒,隻能上賣白酒的三叔家買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