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報道那天是爸爸送我去的,我去的那個學校叫旭光二小,我們那個地方有兩個小學,一個一小,也就是所謂的中心小學,還有一個就是我即將入讀的二小。
來這裏也一個多月了,好多東西也都熟悉了,雖然當地話還沒有學會,但是簡單說兩句還是可以的。雖然有點拗口,但是肯定不影響交流,除非是聽者耳朵的問題。聽說在上學報道之前進班第一件事就是自我介紹,我不得不提前做好準備。
因為在老家的時候已經上過幾年學,雖然什麼都麼有學,但是畢竟歲數在那擺著,總不能讓我從學前班開始上吧。因此,來這我從三年級開始讀,剛好年齡合適。爸爸把我帶到所在的班級門口,我見到了當時的班主任,爸爸和班主任簡單的交流了兩句,自己就先行離開了。我不曉得他這是對自己兒子能力的信任,還是對我的漠不關心。後來才知道都不是,爸爸和我們學校的校長認識,而那時的班主任就是校長的女兒,爸爸理所應當的把照顧我的責任落在了班主任的頭上。
我們班主任是一個二十來歲的花季少女,她把我帶進教師,我怯生生的站在她身後,猶如小雞需要老母雞的保護。
“大家安靜一下,這是我們班的一個新同學,大家熱烈歡迎。”就在這樣的氛圍下,我隆重登場。但是那些在家準備了好長時間的開場白,一句也想不起來,一句也說不出口。
“金濤,給大家做個自我介紹吧。”班主任同誌在旁邊好心提醒。
我看著底下坐著的眾多同學,莫名的緊張,班主任說的話一個字也沒有聽見,站在那兒一動不動。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曆,你會不經過大腦思考去做一件事,就連你自己都不曉得你在做什麼。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做了。雖然現在來說太普通,但是對於那個時候的孩子來說,太機智了。我對著台下的同學,敬了一個軍禮,然後就自己走到了教室的最後麵找了個座位坐下來了。你別問我當時的情況,我也是聽別人事後描述的,我自己都不曉得自己的軍禮是從哪裏學來的。
“我們這位新同學很個性啊,是不是很酷?”估計班主任也是第一次碰見這樣的學生,無語的說了一句。
班主任看我坐在最後一排,個頭又小,幾乎都找不到人。指著第三排的座位對我說道:“那個新來的同學,你來和郭輝換一下,和王飛坐吧。”我能做的是什麼,隻能是順從唄,我搬到了那兒和王飛坐在了一起,這是我第一個兄弟,也是我最好的兄弟。後來在我和他的交往中,才知道他也是從我們那個地方出來的,有時候緣分這東西,你不信都不信,就是這麼巧。就是這次換座位,引發了後來的一係列事件,後麵我們將一一道來。
在來學校之前,每天除了弟弟妹妹在我眼前晃之外,就是媽媽不碟不休的嘮叨。
“兒子,去了學校要好好學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