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七十六章 光街巷昏藏惡因 明朝堂暗通私隱(2 / 2)

“梅若君一路風塵仆仆,不知可領略了我朝風物?”

“回陛下,外臣身在泉州時已體會了許多民間情致,玄親王待外臣親厚,一路多有照拂。”

“玄親王常在外地巡遊,想有許多見聞可與梅若君談論。”皇帝手指疊在一處來回滑動,眼神好似不經意的就落在玄親王身上,又不動神色的轉到劉雲巡的身上。

“劉閣老一貫在上書房行走,如今皇子入京,閣老費心安排他與侍讀們一道念書聽講。”

劉雲巡出列,行禮道:“是。翰林院已安排妥當。”

瀲止宮十分恭敬道:“謝皇帝陛下恩惠。外臣學識淺陋,若有不及之處,往陛下寬宥。”

皇帝手掌略抬,十分欣慰道:“梅若君不必過謙,二月至五月每逢單設有經筵日講,朕特準你一同聽學。”

梅若君神色有些驚訝,又轉為喜,便道:“陛下隆恩,非親族不可參與此禮,陛下這是看重外臣,外臣喜不自勝。”說罷笑了行禮。

皇帝點頭道:“朝中有此殊榮的也就玄親王與熠王而已,熠王勤勉也不曾落下功課,隻玄親王,”他眼神順勢就看向玄親王,微笑道:“玄親王在外奔波辛苦,許多課業大概也荒廢了。”

“臣弟在外時常聽師傅講學,隻許久不在宮中聽學,進度是比不得皇兄的。”

“這進度跟不上不要緊,隻要有心去學,怎麼會怕沒有學問呢?”

“學問道理自在心中,就算是一時不念,也是忘不了的,願皇兄明白臣弟求學之心。”玄親王麵色堅毅,眼中含星,字句之間情真意切,躬身施禮。

“玄親王長進了,朕都快認不出來了。”皇帝輕輕咳了一聲,抿了抿嘴,有些慌亂的收回眼神,看向遠處的琉璃影壁。

“回陛下,外臣聽聞貴國崇尚文德,除太學國學外還設有縣學鄉學,各地方上都十分注重儒學教養。外臣此番入境,見鄉野間也有私塾可以供農戶之子求學,心中羨慕非常,若能將這些學府的製度帶回本國,想我國百姓亦能享有此善事。”

“梅若君所奏之事允。”皇帝道,他又對首輔顏炳閡道:“顏閣老多多費心,尋些可靠之人整理相關卷宗文書交與皇子,這也是我朝為天下文人盡的力了。”

“謹遵上命。”

執禮太監宣了散朝,皇帝背過手就隨儀仗往後宮去,眾卿家按禮數一一從金水橋中退去。彼薪的儀仗先撤了出去,彼薪帶了李和幾個近侍徒步走到太和殿右前側廡房的貞度門附近。彼薪心下煩悶悶得緊,站在門後不遠處又來回踱步,便要內侍去禦史台拿剛剛上朝的記檔。

趁著這個空檔,彼薪踱來踱去,踱步到貞度門旁,守衛禁軍們無聲行禮。這貞度門外頭就是太和門前的廣場,正可以看到群臣退朝的行蹤。彼薪側了半個身子順著門中的空隙往外瞧。流複的背影從王公橋上移了下去,在橋下與禮吉目光交接了一下,二人也未說話,點了頭,禮吉便先出了午門。

瀲止宮被內侍引到右側熙和門,順著熙和門旁的甬道就可以往內裏的乾清宮走,過了隆宗門,由月華門入,更衣後再進上書房讀書聽學。

彼薪瞧著那瀲止宮等在熙和門前朝流複行禮,流複回了禮便往他那裏去。彼薪手抓著紅杉木的門框,手指忍不住的來回扣著,扯著頭眯眼盯著那裏看,不一會,眼瞧著二人跨過檻兒沒入門中。

彼薪咬著嘴唇,拍了門框一巴掌,轉身被捧著書案的內侍唬了一跳。彼薪扶住胸口,眨了眨眼,強裝鎮定,用手攥拳擋在嘴邊輕咳一聲,做出沉穩的姿態,揮手讓李和念一念有什麼特別的。

李和看看書案中也無特別之處,便挑了瀲止宮行禮規矩及服飾描摹。

“朕不要聽這些。”彼薪揮揮手,好似在說無聊得很,又在浪費他時間。

李和躬身捧著書案,不敢再讀。

“哎呀,就看看有沒有誰,被糾察出些說私話兒的,憊懶的。”彼薪提過一隻手在胸前,背過另一隻,身子收回門內,往內裏去。

李和心下奇怪皇帝一般從不過問這些小事,更不會以此為由問責什麼人,趕緊心中盤算皇帝的話是什麼意思,他忙翻了幾頁,讀道:“卯正三刻,玄親王於石梁身傾,手觸欄,記失容儀一。”

。您提供大神平沙萬裏盡是月的夏纏秋,水存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