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三十九章 開恩科人心思動 關才子敲山震虎(1 / 2)

這日正是舉子們都入京準備恩科,各家漸漸也把目光從時申身上稍稍挪開,清流世家和寒門的相公們最受追捧,當今聖上設恩科就為重選門楣打壓打壓如今京城裏的大家世族,還特意改了科舉選仕的規矩,這風向朝那邊吹眾人也瞧出了端倪。

孫磐晉被欽定為主考官,朝中世族因之前禦前進言一事被陛下借故敲打,而站在年輕陛下身邊的孫閣老自然被委以重任。朝野間都悄悄傳說如今陛下雖然表麵年輕待人親善實則卻不是可以隨手拿捏的,更有說陛下親信的玄親王也不甘心做宮中的金絲雀,許多動作也有深意。

但還有人說著二位雖在高位到底沒有根基,與世家老臣作對早晚要被“規勸”的,還是威夷王世子有老王爺撐腰在朝堂坐的安穩。

“閣老辛苦,朕還年輕許多事還仰仗閣老提點。”彼薪聽罷孫磐晉細說科舉準備事宜客氣道。

孫磐晉忙起身施禮道:“老臣不敢,是皇上求賢若渴。”

彼薪道:“恩科的事定下,朕總算騰出手來料理黃河水患一事。”

孫磐晉道:“正是,本以為是芥蘚之患,卻不想地方上蛀蟲怠懶做事,堤壩千瘡百孔,更有撥下去的救災糧餉被盤剝無幾。”

彼薪眼神愈發冰冷道:“朕派下去的欽差去重災地查賬,收到多少糧餉又派出去多少,派給了哪裏的百姓竟然一問三不知,隨意的幾個賬本都是爛賬。本就汴州一地,如今半月竟然已經有五州受患,最讓朕大開眼界的是鄆州糧草無故走水,外頭大水泛濫暴雨連綿難為他們能把半城的糧燒了。”

孫磐晉跪地道:“是老臣那學生溫仁太憨直,逼他們緊了。”

彼薪一擺手道:“若不是他朕還不知道這天下還有朕管不得的所在。”

孫磐晉道:“老臣想這水患倒是其次,不能讓這些不聽皇上調派的庸官為一方諸侯,況且他們與朝中一些實力一向有瓜葛。”

彼薪道;“朕想著要派個信的過的皇族去才好。”

孫磐晉自然明白道:“玄親王是最好的,自從舉子們入京,玄親王禮賢下士,許多文人都誇皇室親和。”

彼薪微微笑了,又道:“這些地方上不聽京城調派的大可抹了,他們不把事情做得這麼絕朕倒不好意思動手,還是他們給了朝廷一個理由。”“請玄親王。”

晚膳後,彼薪流複二人禦花園裏漫步,流複說起自己瞧的地方上承的折子道:“五州受災不是簡單天災,更有人禍其中,明明可以先補堤壩發糧餉救災,再告知周圍官府盡早封城備荒。可事實是才兩州有患謠言便四起,連著十餘地搶糧逃荒,各地又不加緊出入安撫百姓反而先向朝廷哭要救濟。”

彼薪道:“無能者不必留,禍國殃民。”

流複撿起樹枝指著地比劃道:“皇兄看,江河決堤是常有的事,若是有人借黃河發水散布謠言,擾亂秩序,使決堤後百姓不助官府補河堤反而哄搶逃荒,讓本來不大的災情擴大再要來救濟,其餘各地本來可以早早控製的災情卻因為慌亂而無人防水造成災難。”

彼薪道:“何意?”

流複道:“溫仁憨直最見不得貪腐,可自古撥發賑災糧草被克扣三四成是慣例的,臣弟雖然也不忿,到底先控製住災情才是最要緊的,那些官員再腐敗到底是一方勢力對當地事宜最熟悉,先讓他們把事態控製住再秋後算賬,現在斷斷不可本末倒置。”

彼薪嘴唇微動卻沒說出口,便道:“你確實有見地。”

流複摔下樹枝道:“到底是什麼人趁水患牟利不顧百姓死活,若讓我查出來,必然......”流複默默咬緊牙關,彼薪握住流複的手腕道:“國事要緊,但你也不必過於動氣,莫衝動。”

流複道:“我出身帝王家錦衣玉食,卻從未忘過自己的責任。”

彼薪道:“你還說過要一直一直......”

流複微微低頭道:“哥哥,上次的事真的是我不好,我不該說尊重不尊重的話,隻是我覺得我也應該分擔一些你的擔子。”

彼薪拍拍他肩膀道:“兄弟間有什麼,朕從未放在心上。”二人避開對方眼神,看向遠處的錦鯉池,還有些蓮蓬藏在荷葉間,彼薪笑道:“複兒,等你回來留的殘荷聽雨聲如何?”流複頷首不答。彼薪也不再說話,二人淩風而望。

不幾日朝野間又流傳出些流言蜚語,威夷王世子臨危受封欽差去治理黃河水患五州之地是威夷王百裏加急遞的折子推薦的,人人知道封疆大吏置喙朝政是大忌,可架不住朝廷裏的是自己嫡親兒子,父母之愛子,必為之計深遠,威夷王便是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為世子博政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