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可以管,包括我們五位真人,也包括那十三個上界來使!」蕭真人的話讓候蔦很意外,
「他們也管?是商量好的?還是我們一廂情願?」這個問題必須問清楚。
蕭真人寬慰道:「實際上,這次糾風本來就是這些上界來使提出來的,他們認為我們安和道門的氣氛太寬鬆了,寬的就像青-樓歌姬的裙子;所以大部分上界來使都建議我們加強安和道門風氣的建設。這也不涉及傳承,可以提前做在前麵,等他們中的某個人上位後就不需要再大費周章。」
候蔦撓撓頭,他還沒想明白這其中到底有什麼玄虛,就隻能先應承下來,
「好吧,我做!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既然定了規矩那就得遵守,您可不能回頭再替某個人求情。」
蕭真人微微一笑,「不會的,也包括我在內。」
數日後,新的糾風舉措在門內公布,林林總總幾十條,規矩定的五花八門,他一眼就能看出這些規矩其實都是來自那些上界來使的道統,雜七雜八的湊在起,就成了安和道門的新規。
甚至還包括一條酒遁,就是說當修士飲酒之後,在空中的遁速不能超過某個限度,以免造成撞擊傷害。
這規矩聽的很稀奇,但仔細想來,其實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野外當然是沒人管的,憑他候觀風的本事也管不過來,酒遁的適用範圍主要還是在修士來往密集的區域,比如安和宮上空?
安和道門雖然不算頂級,但也有幾千的規模,其中很多新晉通天境弟子在飛行,上還略顯稚嫩,周圍寬闊還好說,在人來人往的密集區域就很難保證不撞上,尤其是在喝了點小酒的情況下。
修士當然很難喝醉,但既然是飲酒,那當然是要追求那種微熏的感覺,一邊喝一邊運功排解,那還喝什麼酒,喝茶水得了。
微熏當然會影響修士的判斷能力,無論是神識探查,還是臨機應變,都和正常狀態相比有所差距。
所以實際上,安和宮上空的撞擊事件時有發生,十有八九都和飲酒有關,雖然造不成太嚴重的傷害,大家往往哈哈一笑,會心而過,但這樣的情況對一個嚴正的門派而言還是很不合時宜的。
糾風嘛,往往就是從小處入手,由小及大;小錯還有機會改正,總比未來養成犯大錯的習慣要好。
看著一大堆的規矩,候蔦很無奈,他就在想,是不是也應該在獨山搞這一套的糾風運動?
但他很快就排除了這個想法,正如蟮道人所說,劍脈和道門的風格不一樣,當然就得區別對待;像劍脈中弟子飲酒禦劍飛行那是範兒,在道門這就是錯。
劍修輕生死,平時當然就不能管的太嚴;道偏散漫,回到山門後當然就要從嚴管理。
嗯,也很有道理。
。您提供大神惰墮的劍本是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