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蔦有些失望,倒也沒有怨言。
這件事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他永遠不能代替別人做決定,哪怕是好朋友也不成。
人為萬物之靈,就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主見,越是出色的人越是如此。人類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品質,他們才能在億萬生靈中崛起,思想的意義不在高低,而在不同。
求同存異,才是相處之道。而不是動不動就越俎代庖,喧賓奪主。
想明白了,也就沒那麼大的失望,再找辦法就是,皇帝不急太監急,道人們都無所謂的態度,他急個屁!
而且,在蟮道人的行事中他能隱隱約約看到兩個真人的影子,怎麼就那麼巧,衝犀道人為了避免尷尬外出尋友就正好起上蟮道人出任務?
但這話他不能問,和這些老家夥相處,你得學會裝糊塗。
......茱萸殿主意外身亡,這一次安和南北脈為了徹底平衡,就推了無為道人為茱萸殿主,兩個副殿南北各一個,就新添了一個南安和金丹,這位新副殿的作風就和衝犀完全不同,很是低調,一雙三角眼就總是陰戳戳的看人。
候蔦被安了一個新差使,用蕭真人的話來說,你道牒也有了,工錢也結了,自身名望擺在這裏,總不能在安和宮中吃閑飯吧,別人會有意見的。
他在安和道門的新職務就是安和觀風使,負責對安和修土的行為規範進行糾正。.伍2⓪.С○м҈
這是安和道門對自己的一次反省,因為他們的風氣實在是太散漫了;道門本來就很散漫,當然,道人們認為這是修道自由,但安和道門卻是尤其的散漫,都快散成了一堆沙子,這才有了被吳門有機可乘的事實。
不得不說,這一次安和道門高層終於抓到了點子上,通過糾正風氣來增強凝聚力,也是一種方法;全真教同樣如此,隻不過候蔦是通過重建山門來達到的目的,殊途同歸。
矯枉,就必須過正,糾風當然也要從嚴出發,就出台了一係列的規矩,搞得安和宮修士們苦不堪言。
由誰來執行是個大問題,脾氣好的不成,實力弱的也不成,沒有威懾力的更不成,這麼找來找去,在偌大的安和道門竟然除了五位真人就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於是就這樣,候狗子被推舉上位。
因為他說話沒人敢不聽!臉凶嘴毒毫不容情,拳頭大氣勢足,過往殺孽就擺在那裏,有衝犀道人前車之鑒,由他來糾正風氣的話,那是和真人們一個效果的,可能還更有威懾力,因為他真的會殺人。
「這不太合適吧?我學道學的好好好,您卻讓我去管風紀?是不是敝帚自珍,不想讓我在您身邊偷師了?」
蕭真人笑罵道:「哪裏那麼多事?一天也花不了你一個時辰,也不是你一個人,你手底下還有很多風紀官,隻不過就借用一下你的名頭而已,我安和道人才是不少的,但論凶惡不講理,你稱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
「是誰都可以管麼?」候蔦就隻能接受,如果隻是被當成一塊牌位,他還是可以接受的,隻要不耽誤他的學道時間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