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利用趙貴妃的鐵證和先帝的聖旨在東月國內是傳得人人皆知,其他國也已然有所耳聞,皇上頓時變得臭名昭著,無需官員開口,百姓們都紛紛喊著讓他讓位,讓出這本來就不該屬於他的位子。
民心頓失,皇上再掙紮也是徒勞無功,堅持了半月後到底還是下了禪讓的聖旨,將皇位歸還給顧明淵。
這國不可一日無君,所以顧明淵的登基變得刻不容緩。
隨著皇上禪讓當日就被送去行宮後,顧明淵和沈藝彤就入主宮中,先處理朝中事務,再一邊張羅登記事宜。
偌大的後宮之中隻有沈藝彤一個人,後宮的事自然也沒有人同沈藝彤分擔,所有事都要她來做決斷。
好在前世她要處理的事務也不少,還能撐得住,一轉眼一個月就過去了,這登基的事都已經準備好了。
作為正妃,作為皇後,沈藝彤自然是要同顧明淵一道登基的。
從子時起,她就開始梳洗打扮,皇後大禮的禮衣是要多複雜有多複雜,從沐浴熏香完開始足足穿了一個多時辰才穿好,束發帶冠又是一個時辰,天方大亮的時候才一切落成。
看著鏡子裏雍容華貴的自己,沈藝彤卻怎麼也開心不起來。
這一身行頭沉甸甸的不僅僅是壓在她的身上更是壓在她的心頭,經曆了這麼多,她看了太多太多真實的皇權之下的爾虞我詐,不折手段,毫無人性,而隻要皇權在,這樣的事會層出不窮。
她的孩子生在這皇室,在這皇宮裏隻怕也是難以避免的,哪怕顧明淵寵愛她和孩子,可身為皇上這後宮不可能隻有她一個人的,終歸是要有人進來,一旦有人進來,爭鬥就難以避免。
“皇後,時辰差不多了。”露芝輕聲的在耳邊提醒。
沈藝彤收回神來,抬眼看了外麵已經徹底亮開來的天,將自己的思緒收下去。
不管如何,他們贏了已然是難得了,自打嫁給顧明淵那天起她也打算好了的,今生是繞不出這個京都城了,如今多想這些也是無用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好歹她貴為皇後,鎮壓幾個小妮子還是可以的。
想著站起身來,由露芝和劉媽媽一道扶著鑽進鳳轎裏,往金鑾殿去。
此刻金鑾殿由內到外都站滿了文武百官,喜號和祝樂一道響起,莊嚴無比。
顧明淵和沈藝彤的轎子分別從東西兩側而來,各自由人攙扶下轎。
抬起頭來,眼前的顧明淵映入眼簾,一身明黃色的巍峨金龍的龍袍更將他的身形承得偉岸,嘴角那溫煦的微笑一如既往,眼裏映出她的模樣來,仿佛天地之間再無其他。
顧明淵伸出手,沈藝彤明了的將手搭在他的手中,兩人默契的一道轉身,並肩同步的一步步往那金鑾殿而去。
越往上走,越能看到那金碧輝煌的宮殿,看著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沈藝彤看到的不是權力,而是鮮血淋漓。
古往今來,多少人為了這個位子廝殺,她與顧明淵何嚐不是這樣廝殺過來的,日後這樣的廝殺或許還會繼續,可她卻沒有辦法。
沈藝彤眼裏的這一幕擔心和無奈落在顧明淵的眼裏,他明白她心中想著的是什麼,將她的手握緊一分,小聲道:“彤兒,朕今日給你準備了一份大禮。”
“大禮?”沈藝彤疑惑的看著顧明淵,不明白今日為什麼要給她準備大禮?還要給她什麼禮?她已經是皇後了啊。
顧明淵卻賣著關子轉過頭去不言,當著文武百官的麵,在這樣的登基儀式上她也不好糾纏著問,隻能帶著一肚子的疑惑往金鑾殿上走去。
兩人一路走上雲台,分別落座在皇位與鳳位上,受百官朝拜。
“拜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拜見皇後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眾愛卿免禮,平身。”顧明淵虛扶一把,渾厚的聲音在這大殿之中越發的威儀。
文武百官依著紛紛起身來,各自站在位子上,等著這新皇登基的第一道聖旨,這是東月國的慣例了,一般來說都是封賞自己這一派的官員,處罰那些當初敵對的官員,百官心裏都各自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