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1 / 2)

大宋宣和元年歲末,江南之地捷報入京,京西節度使祝彪率二十萬大軍平定江南,賊首方臘為亂軍所殺,屍骨無存,江南之地悉數收歸朝廷所有。

一時間朝野沸騰,任誰也沒有想到,在平定淮西王慶之後不久,江南的方臘也被平定了。

而此時的祝彪,在未得朝廷詔令的同時,已經率領大軍返回了山東之地,二十餘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進駐京東西路各處州府。

不僅是獨龍岡被大軍團團護衛住了,連帶著濟州府知府張叔夜、兵馬都總管宋江,東平府知府錢伯言,也被兵馬禮送出境。

尋常百姓或許看不出甚麼不妥之處,然而在有心之人和有識之士眼中,祝彪與朝廷之間的關係,已經是劍拔弩張、千鈞一發了。

......

一抹月色灑在庭院中,焦挺與楊再興在諫言閣門口站得筆直。

聞煥章、許貫忠、蕭嘉穗、朱武、李助、劉敏等人環繞著祝彪的桌案,除了超然物外的喬道清與公孫勝二人,此時祝彪麾下的智囊團成員都已經在這裏了。

如果這屋子出了什麼意外,恐怕趙佶與朝廷笑都能從夢裏麵笑醒。

“按照朝廷的計劃,到時候軍隊會從汴梁城南南熏門入城,沿著禦街直接到宣德門。”

祝彪站在一幅汴梁城的輿圖麵前,敲了敲,“陷陣營到時候雖某一道進城,但此番事關重大,縻貹有勇無謀,樊瑞還差些火候,陷陣營需要有一人統領,諸位可有人選?”

見說此言,蕭嘉穗當仁不讓的出言道:“某來吧!”

祝彪聞言點了點頭,一旁的幾位軍師也是相視一笑,蕭嘉穗確是最好的選擇。

不是獨龍崗沒有有勇有謀的大將,但此番祝彪需要的不僅僅是打仗的將軍,蕭嘉穗無論是行軍作戰,還是武藝上,都是頂尖的。

是以由蕭嘉穗統領陷陣營入京,若出現意外,不僅叫祝彪能有個商議的人,武力上也能給到幫助。

在場的所有人都知道,此番祝彪入汴梁,與之前平定河東時會汴梁時完全不一樣的概念,那個時候趙佶能允許大軍入城檢閱,那是因為當時趙佶或許把祝彪當做假想敵,但遠遠不夠重視,也不相信祝彪敢造反。

但今時不同往日,如今趙佶對祝彪與祝彪麾下的二十餘萬大軍已經是如鯁在喉,允許祝彪帶著一營兵馬入城,已是最後的底線。

“宣化門是皇城城門,也是上次平定河東時趙佶檢閱大軍的城門,所以一切都合乎禮製,並無問題。”

許貫忠眉頭緊蹙,此時加了一句,“但這裏麵卻有一個問題,根據燕青兄弟送來的情報,朝廷安排的軍營並不在早先商議好的東城含輝門,而是以犒賞有功將士的名義,安排在了南熏門外的玉津園。”

其餘人還不太明白這個意思,而聞煥章是土生土長的汴梁人,登時皺緊了眉頭:“這玉津園在城南,始建於後周世宗顯德年間,是汴梁四大名園中修建最早的一座,太祖立朝後被擴建為皇家園林,曆代諸皇帝曾多次臨幸玉津園,後來隨著皇帝臨幸的次數愈來愈少,玉津園便逐漸沒落了;此番趙佶將玉津園作為大軍駐地,不僅彰顯了朝廷的氣度,也叫咱們不得不跟著此陽謀來應對。”

頓了一下,聞煥章有些無奈的又補充了一句:“相比於駐紮在城東含輝門外,玉津園距離汴梁尚且有一段距離,而且從玉津園到廣濟河乃是最遠的。”

廣濟河乃是祝彪此番入京的第二套方案,一旦汴梁出現意外,韓世忠麾下的水軍便會從興仁府出發,沿著廣濟河,直如汴梁城外。

而曾經汴梁城的那支“抖音水師”早已在王安石變法下,徹底消失在曆史中,是以一旦韓世忠兵臨城下,大宋根本沒有水軍可做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