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往事如夢(1 / 2)

下午,徐楓開車把楚蕭雄接到了林家別墅。

楚蕭雄非常激動,要立刻去見宛若。

林伯說:

“你這樣唐突而往,隻會把事情弄得越來越糟。

慢慢來,感情的事急不得。

我們明天中午去那兒用餐,到時你不就見著她了?!”

但楚蕭雄還是很難平靜下來。一個勁地問林伯和徐楓:

他現在過的好不好,這麼多年她都經曆了什麼?她怎麼來到京城的?她……”

林伯和徐楓隻能把看到的一遍遍說給他聽。

唉,再穩重的人,遇到了愛情也會亂了方寸,像孩子一般地幼稚。

晚上,楚蕭雄幾乎一夜未眠,他躺在床上,回憶著他們相識的點點滴滴。

他倆是高中同學,宛若和楚蕭雄都是學習上的標兵,但性格卻截然不同。

宛若天真爛漫,好說好笑,而楚蕭雄卻性格孤僻,不善言辭。Lωxδ9.org

楚蕭雄非常喜歡宛若,兩人經常在一起探討問題,互相交流。

時間一長,兩人就產生了感情。

十七八歲的年紀,風華正茂,情竇初開,兩個年輕人私定終身,憧憬著未來的美好時光。

高中畢業,那時就算是學習階段結束了。

當時還沒有恢複高考。大學錄取是直接從工人、農民和士兵中推薦產生,而不是通過高考。報名者必須當過三年以上工人、農民或士兵。然後經過嚴格篩選,層層審查,去上大學。這就是工農兵大學生的由來。

中央政府把新生名額分配給各部,各省,和部隊,再由它們逐級向下分配名額,一級一級地分到工廠、縣、和師。政策以為,這樣做打破了高校主要招收幹部子弟的局麵,會給工農子弟更多的上大學的機會。

所以,毫不例外的,楚蕭雄走進了家族企業。從底層做起,一步步接管了家族企業。

而宛若回到了農村,成了一名農民。

其實,宛若的家就在縣城附近的郊區農村。離縣城也就三五裏路。

但就是這三五裏路,成了他們無法逾越的鴻溝。

城裏的人是城市戶口,也叫非農業戶口,而農村的人,就是農村戶口。

這在當時的社會是無法改變的,當你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你終生的前途。

非農業戶口的人,即使再貧窮,國家也分配工作,有鐵飯碗可端。

而農村戶口的人,就注定了你這一生就在農村敲鍾上地,下地幹活,麵朝黃土背朝天。

但這兩個心思純良的年輕人還經常見麵。

那時沒法聯係,他們就約定每十天就在縣城圖書館門前見麵。

他們開心地去玩耍,去野外散步,有時楚蕭雄會把宛若送到家門口,看著宛若進了土院牆大門,他才回頭往縣城走。

而有時,宛若就又從家裏追出來,給他抓把核桃,或者是摘幾個院裏的甜棗,再和他一起邊吃邊往縣城走。

兩人就這樣在這條路上,來回走著,談著,吃著,笑著。

那是他們最快樂的時光。

但是不久,他們的關係被爺爺奶奶發現了。

當爺爺奶奶知道女方的情況之後,斷然拒絕,絕不允許楚蕭雄和宛如再有聯係。

他們從小對楚蕭雄嚴加管教,是為了將來以後要讓他成大器,讓楚家日漸低迷的產業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