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伯放下電話,就又往陳府打了個電話,預訂了後天中午的飯菜。
傍晚的京城,華燈初上,分外明亮。
徐楓和林伯漫步在京城街道上
京城繁華的街道,夜生活才剛剛開始。
他們來到王府井小吃街上,那裏人流湧動。
有賣餛飩的,有賣雙色饅頭、焦圈兒、油條、豆漿、豆腐腦、小豆粥。
先來的,有個座位,後到的。也樂嗬嗬的,站著要一份,吃一碗就走。
有賣大碗茶的,有賣蜜三角的。
這蜜三角,咬一口,順嘴流糖,品一下,香甜入心。
徐楓給林伯買了二斤蜜三角。賣家用牛皮紙包了,用紙繩捆好,上邊留個手掂的扣子,遞給徐楓。
“同誌,慢走!”
那時有句話,南京到北京,同誌是官稱。所以一般人都風行稱陌生人為“同誌”。
同誌也就成了那個時代最文雅,最親切的稱呼。
徐楓便掂著蜜三角,繼續往前邊走。
別看是紙繩,結實的很,隻要別粘上水,這紙繩一般是不會斷的。
京城的子民們有著超前的思想,精致的享受。
他們追求自由,追求輕鬆愉悅,精致的生活方式。
他們生活在天子腳下,有著天然的高傲和優越感。
白天上了一天班,晚上出來吃個小吃,逛個公園,打一圈太極,聽一段京戲,覺得心滿意足。
年輕人的最愛是電影院,談戀愛一般是約在電影院的。那時的年輕人,男的騎個自行車,在前邊奮力蹬,女的坐在後座上,迎著風,擺動著紗巾,笑得燦爛。嚛魰尛說蛧
這基本上是戀愛的經典畫麵。
徐楓和林伯又往前走,一攤位前圍滿了人,徐楓擠過去一看,小哥哥正在叫賣,:
“哎,京城小吃,油炸灌腸,五毛錢一份……”
嘴裏喊著,手卻一刻也不閑,從鍋裏鏟起,一盤盤遞給圍在周圍的人。
“桂花切糕,艾窩窩,再加一碗羊雜湯,吃著好吃,喝著好喝……”
徐楓又要了幾塊桂花切糕,又要了艾窩窩。也順手掂上。又買了栗子涼糕和褡褳火燒。
京城,以它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巨大的包容性,把天下美食彙聚於此,並經過不斷創新,形成了獨特的京城小吃文化。
這琳琅滿目的美食,也吸引著全國各地的人們以來京城為榮,他們想看看京城的繁華,聽聽京腔的韻律,嚐嚐京城的美食。
徐楓問林伯想吃什麼?林伯說:
“走,去吃炒肝去!”
他們來到攤位前,坐下,林伯說:
“兩碗炒肝!”
“好哩!來了——”
原來炒肝不是炒的!
林伯說:
“炒肝,這是由宋代的“熬肝”和“炒肺”發展而來的。多數以豬的肝髒,大腸為主要原料,當然大蒜也是不能少的。用澱粉勾芡做成的一種小吃。湯汁濃稠,用勺舀起而食。”
京城的小吃,的確與眾不同。
徐楓和林伯吃完之後,拎著一大堆美食,開車回家。
這天晚上,林伯和徐楓談了很久。
“楓兒,明天上午,咱們一塊去公司,處理一些有關賬目,順便,你有時間在京城了,也插手一下公司的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