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恪聽完後大笑曰:“先生真乃我之子房也,但不知彭越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毛遂道:“那彭越雖有士卒兩萬人,但終究隻是土匪之名也。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事不成。彭越自己也很懂這個道理,所以彭越一直在等待一個為自己正名的機會,而且以他的那點兵力若想有所歸屬,大國不甘心賜彭越以大的官職,而小國卻需要每日防著彭越。所以彭越能降者天下也隻有將軍一人而已,況且將軍您少年英才,賢名世所知之,彭越除了在您手下恐怕這天下還沒有一人能降服的住他,您二位可謂相互需要,此事怎能不成。鄙人願進綿薄之力去勸降彭越。”
蕭恪說道:“我聽聞‘賤不能臨貴,貧不能役富,疏不能製親。’我欲用彭仲,非置之相位,厚其祿入,隆以父兄之禮不可。夫非常之人,必待以非常之禮,吾於君同去勸降彭越。”毛遂稱善,遂於蕭恪上馬帶上心腹八人直奔钜野湖澤去尋彭越。不多時兩人就到了钜野湖澤,彭越聞的毛遂到來,躬身出迎,禮數甚為恭敬。但一抬頭就看到毛遂生後有一少將,頭戴鳳翅金嫁,身穿亮銀三叉帥字盔,腳踏一雙能踢死牛的大撒鞋,再看此人長的是一表人才,麵如傅粉,唇若塗脂,眉宇間更覺英氣逼人。不錯此人正是幽州大都督蕭恪,彭越躬身一禮向毛遂問道:“此間少年何人也?”毛遂道:“乃幽州大都督蕭恪”彭越一驚道:“乃是以少勝多,兩次大敗強秦的那位少將軍嗎?”毛隧道:“正是”彭越起身再拜到:“鄙人久聞將軍大名如雷貫耳,今日得見真乃三生有幸也。”蕭恪道:“將軍您過謙了,我那兩場小勝隻是靠運氣而以,不向將軍靠真憑實力,聚數萬豪傑於麾下,左征右伐,天下孰敢不從。”彭越笑問道:“不知少將軍屈尊至此有意何為?”蕭恪道:“來助將軍一臂之力”彭越道:“此話何解?”蕭恪道:“將軍雖有黔中、巫郡為腹地,東控夏州、海陽,南掌洞庭、蒼梧。但卻背負強盜之名,有道是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事不成。將軍雖然如今又甲士數萬,可近幾年來將軍您不斷打劫周邊國家殺人奪地,使得周邊國家視將軍如眼中釘肉中刺,將軍之所以能存者,隻不過周邊國家暫時沒有力量對付將軍您罷了,一旦戰事稍平將軍認為可自保否?且將軍軍中雖然勇士眾多,但總背負強盜之名,此既不利於將軍之軍隊也”彭越道:“不知少將軍有何主意來助我”蕭恪道:“將軍所圖者,無非富貴而已,若將軍提二萬甲士投與他國,恐大國不能給將軍高官,而小國需日夜防著將軍,以防將軍有所企圖。而將軍之士兵所圖者無非安定也,而恰巧而兩點本將皆能給予將軍,倘或將軍願助我一臂之力。我願將這上將軍之職給予將軍,並保證將軍終其一生可以帶領您的軍隊,絕不會有分兵的舉動。此一來將軍不僅可以擺脫強賊之名,而且又能永掌兵權。至於您底下的兄弟,也可在我幽州一展抱負。”不知麵對蕭恪這樣給出的條件彭越能接受嗎?請看下集——亡秦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