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晉升國公(1 / 2)

“雲中郡公,你在搞什麼名堂?今天是元日,你居然這麼早就來煩陛下,到底是何居心?”長孫無忌突然出言指責起楊崢來了。

一般來說,上奏章肯定都是有事兒,大年初一,人人都希望能輕輕鬆鬆的過一天,楊崢的行為無疑就是純屬找事兒。

楊崢卻道:“陛下,這初一是不是不能上奏啊?可是臣的這道奏章卻一定能讓陛下開心,哈哈,還是請陛下先看看再說吧。”

長孫無忌還待要說,李世民卻製止了他:“輔機,朕就看看這小子又耍什麼花樣。遞上來吧!”

等侍從將奏章拿過去之後,楊崢這才打量起殿內的情況來,今兒太極殿也布置得節日氣氛非常濃重,就連那塊36天罡星排位的石碑也被裝飾一新。

這時陸續有人進來,第三個進來拜年的是個10歲出頭的少年,長相不錯,是個小帥哥。少年徑直走到李世民近前拜倒:“兒臣承乾給父皇拜年,特敬獻王右軍書法一副,恭祝父皇新年快樂,身體安康!”

原來是太子李承乾到了。

“太子有心了,先一邊坐下吧。”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態度不溫不火,李承乾也是個不善言辭的人,不過卻也知道李世民酷愛書法作品,尤其是王羲之的作品。

然而李世民顯然已經專注於觀看楊崢的奏章了,對此沒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倒讓李承乾麵露失望之色。

長孫無忌忙過來勸道:“承乾,你父皇正在看雲中郡公的奏章呢,咱們先坐下等等吧。”李承乾聞言狠狠的瞪了楊崢一眼,自己好不容易找來一副王羲之的真跡,希望能在大年初一討得父皇的歡心,然而卻被楊崢給破壞了。

楊崢卻絲毫不在意,現在的皇帝是李世民,不是李承乾,即便將來李承乾當上了皇帝,楊崢也一樣不會怕他,因為自己有空間。

其他的大臣進來看到李世民在看奏章,都恭敬的站立兩旁,靜候李世民召喚。

太極殿裏一時間冷靜異常,隻能聽見大家均勻的呼吸聲。

突然,李世民哈哈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好!賢婿,你這道奏章寫得好啊!”

房玄齡當即出班奏道:“恭喜陛下新年再收大禮,不知雲中郡公所奏何事啊?”

一般情況下,奏折是先要走房玄齡、杜如晦手中過的,不過楊崢顯然不懂這一套,直接就送到李世民手裏來了,所以房玄齡也很好奇,這個對大唐朝政還不熟悉的楊崢到底說了什麼讓李世民如此開懷大笑。

“玄齡,你看看吧,這小子字字珠璣,說得太好了,朕看可行!”侍從將奏折遞給房玄齡,房玄齡也很快被吸引住了。

“諸位愛卿,新年好啊,這元日一到,朕馬上就收到了一份好禮物,雲中郡公為國為民,真是令朕欣慰啊,來人,擬詔命:貞觀三年,大唐將士團結奮戰,滅突厥國,突厥可汗頡利降,朕心大慰,特賜封以下將士:

封兵部尚書李靖為衛國公,楊崢為代國公......”

楊崢聽到自己被封為代國公之後就已經聽不見後麵的了,哈哈,自己也終於被封為國公了,這可是大唐爵位裏麵排在第三等的爵位了,打了這麼大的勝仗,自己當然希望能升官了,李世民也果然毫不吝惜。

“恭喜代國公高升!”

“代國公新春再登高峰,下官日後還要向代國公多多學習啊!”

“代國公,下官對您的敬仰猶如滔滔江水......”

一大堆的官員過來阿諛奉承,聽的楊崢直起雞皮疙瘩,還滔滔江水,這家夥真是很有韋爵爺的天份啊。

“多謝,多謝!新年好,新年好!”楊崢也隻好一一回禮,人情世故,這還是要應酬一番的,哪怕別個心裏不是真心的,你也得裝出一副笑臉來。

房玄齡和杜如晦都看完了楊崢的奏章,兩人對視一眼,雙雙上前奏道:“恭喜陛下,代國公此策一出,大唐必然會繁榮昌盛,萬世無疆!”

李世民欣然點頭道:“玄齡、克明都讚同,看來此策可行了,玄齡,你把奏章上所言之事一一與眾卿家道來吧,今天是元日,希望大唐能從今天開始,便蒸蒸日上!”

“臣領旨!”

房玄齡得了李世民的授意,便開始一一道來。

“諸位,如今我大唐剛剛平了突厥汗國,使我大唐疆域大大擴大,雲中郡公以為現在的十道行政地區已經不能滿足國家建設的需要,提議將大唐劃分為30個行省,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大唐現在占據了二十一世紀中國的大部分地區,而拿下新疆、西藏、東北等地區也不過是時間上的問題,所以,楊崢幹脆按照後來的行政區劃來規劃大唐的疆域,現在的所謂的道劃分得太過粗糙,在地區建設中,還是有許多弊端的,如果能劃分為30個省,先發展一些中心地區,再以點帶麵,逐步推動各地區的經濟建設,以現在唐朝的人口,是應該能實現高度富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