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州城左臨潘陽湖,右連洞庭湖,素有“三江之口”之稱。手工業商業甚是繁華,每日城門人群湧動,來來往往人群熙熙攘攘的。城外潘陽湖邊多設有小亭,供人乘涼歇腳之用,也常有高僧名士文人墨客在此逗留,吟詩作對,抒發qing懷。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隻聽一個書生打扮的人盯著遠處,麵對著波光粼粼的湖麵沉吟著。忽然他聽到遠處一陣的熙攘聲,不禁轉身看去。隻見一個黑衣女子匆忙的跑著,身後四五丈外跟了七八個彪形大漢,嘴裏嘟嘟囔囔的罵著“你這賊婆娘,快點把我家公子的人參還了,要不然大爺們追了你這婆娘,撕爛了你的衣服,讓你生不如死”。突然見那黑衣女子向後一抬手,人群中便有一人倒地,身子顫抖了幾下便沒有了聲息。眾漢子見毒箭厲害便就離了遠了些,但還是牢牢的跟著。隻聽有一人說道“這娘們的毒箭厲害的很,大家要千萬個小心”。那黑衣女子逐漸的離小亭近了,腳步竟慢了下來,見亭中的石桌上有茶水,也不用杯子,徑直拿起便喝,邊喝邊斜眼看著眾漢子,眾漢子竟沒一人敢上前去,隻是嘴裏亂七八糟的罵著。那書生甚是驚訝,心想“一群大漢竟如此的怕一女子,真是稀奇”他剛才隻顧看這陣勢,並沒有仔細去看這女子的樣貌,這時離得頗近,便發現這女子張的甚美,鵝蛋臉上紅暈連連,眉目甚是清秀,高挺的鼻梁隱隱的給人了一種孤傲的美感。那書生正看得發怔,突見那女子斜眼瞪了自己一眼,心裏突然的發虛,忙收回眼光,心想“可惜我還是讀聖人之書的,這樣看女子真是甚是無理。”那黑衣女子也不走就站在亭中,看著眾漢子說道“想拿回人參卻也不難,隻要那姓孔的龜兒子給我磕幾個響頭,高聲說三聲‘娘,孩兒錯了’我便還與他,否則休想要回那勞什子的東西”。說著突然又抬起了左臂,眾人忙後退了幾步,隻見有一人說道“這婆娘功夫也就一般般,隻不過仗著臂上的毒箭而已,我們大家一起上,拿住了這婆娘,也算是報答了孔家對我們的知遇之恩了。”
說著眾人便想一擁而上,突然見那書生從亭中急忙的跑下來大叫“使不得啊,你們都身強力壯的,怎麼能欺負一個弱女子呢”“你是哪來的龜孫子,敢管大爺們的事,瞧你這寒酸的樣,滾滾滾”一名灰衣的漢子一邊不耐煩的說,一邊想把書生推一邊。這時,旁邊有一個年長些的漢子說道“三弟,不可無禮”便上前一步說道“這位小兄弟是讀聖賢書的,想必是通情達理之人,這女子搶了我們家少爺的人參,射殺了我們的兄弟,我們從山東一直追到這裏,這婆娘甚是狡猾,我們費了好大的勁今天才把她給截住,小兄弟就不要管此事了。”這書生一來見這麼多人圍攻一個姑娘甚是替這位姑娘擔心,萬一被這些大漢抓住了真不知道該怎麼折磨她了;二來他剛才見到那黑衣女子的毒箭甚是厲害,怕她再出毒箭傷人性命。這才出來準備調停下,這時他聽那漢子的話後,便轉身向那黑衣女子打了個揖,說道“既然是姑娘的不是,那就請姑娘還了他的人參,再向各位大哥好好的陪個不是便是。”隻見那黑衣女子冷冷的盯著他說“你是什麼東西,敢來管我的事,你快點滾開,要不然我一箭射死你”說著便舉起左臂朝著他的腳下射了一箭,那箭隻離那書生隻有半尺,那書生心裏一驚忙向後跳了幾步,正又要開口,隻聽一個大漢說道“他媽媽的,還跟這婆娘扯什麼,大家一起上”說著便有一個彪形大漢拿著一柄大環刀衝了上去,眾漢子也都使著兵器衝了上來。
隻聽見“哧”的一聲,又聽到兩聲“啊”的一聲倒地,頓時沒了聲息。隻聽一人叫到“三哥,五哥,兄弟要替你們報仇。”“你這婊子,老子今天給你拚了”眾人或拿大刀或拿長劍緊緊的與那黑衣女子糾打在一起。隻見那黑衣女子在小亭之中手中握著一把軟劍,或東或西,竟然一時也不落下風。隻見那拿大環刀的左劈右砍,使的是五虎斷門刀的刀法,一柄大環刀耍的是虎虎生威,顯然功夫是最高得,再加上還有三四個漢子在旁協助,更是頗占上風,隻是害怕黑衣女子發毒箭,所以一時之間還未取勝。不過隻一盞茶的時間,那黑衣女子便隻有苦苦的招架之力了,隻見她緊咬著牙齒,耳旁的頭發和著汗水緊貼著紅鄢的麵頰上。這時有一漢子高喊到“這婆娘的毒箭怕是放完了,我們不用再顧忌了。”眾人一聽便來勢更猛。可突然之間隻聽“吱”一聲,一枚毒箭正中那拿大環刀的咽喉,那人哼都沒哼一聲,兩腿抖了幾下便一命嗚呼了!眾人見那武功最高的漢子死去,又怕黑衣女子發射毒箭,便紛紛的跳出亭外,大聲的罵道“你這個潑皮的騷娘們,敢暗箭傷人,如若大爺們抓了你,定要撕爛了你的衣服,使勁的弄死你,好好的替秦家寨的好漢們報仇,。”這幾個漢子隻是胡亂的這般罵著,誰也不敢上前。那黑衣女子細喘著氣不屑一顧的瞪著眾人,冷冷的說道“不怕死的盡管上來,誰再亂叫,我便第一個射了他。”說著便又舉起左臂,眾人頓時沒人吭聲,隻是氣憤的瞪著她。正在這時,旁邊那書生從亭子旁邊的石頭旁跳了出來,連聲叫道“姑娘,可使不得,你已經射殺了四人了,別再傷人性命了”。原來這書生見眾人剛才打起來了,自己又不會武功,又怕刀劍傷了自己,便徑直躲藏在亭旁的大石之後,隻是連連的叫著勸解。這時見那使大環刀的漢子倒下,眾人不再打,又見那黑衣女子又想射箭,他知道那毒箭上塗的乃是見血封喉的毒藥,他怕再傷人性命,便又出來勸解。
那黑衣女子看了看那書生,皺著眉罵道“怎麼又是你這不知好歹的豎儒,剛才讓你滾,你怎麼還在這裏。”又說道“姓孔得沒有一個是好人,你是讀孔家的書的,肯定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我先殺了你以免將來危禍百姓”說著便把那軟劍架在了他的脖頸上,那書生甚是驚恐,隻感到一股陰森的涼氣直逼頸上。書生正要開口,突然眾人聽到一陣的馬蹄聲,隻見遠處來了三匹快馬,最前麵的是個彪形大漢,緊跟著的一位六十歲左右的枯瘦老頭,身後那匹馬上坐著一名俊俏的少年。前麵那漢子一邊指著黑衣女子一邊向身後的老者說道“就是那個穿黑衣的婆娘搶了我們家少爺的人參”說著馬匹便奔到了亭邊,那三人便翻身下馬。眾漢子忙上前行禮說道“李老爺子有禮了”那老者用手拱了下,便向那黑衣女子看去,他見是一個那不過十七八的女娃娃,眉頭便皺了下說道“姑娘既借了孔少爺的人參,請姑娘高抬貴手,看在老夫的薄麵上便還了吧。“那黑衣女子瞅了他一眼說道“你又是什麼東西,敢讓我還。”那老者臉色微微變色,說道“那就對不住姑娘了,”說著便欺身去抓那黑衣女子手中的軟劍,那黑衣女子正想挑劍去刺左肩,可劍招還未使出,便感到右腕曲池穴一麻,軟劍便落在地上,接著又被老者點中後肩的曲峘穴和風門穴,頓時動彈不得。老者接著說道“姑娘還是還了那人參吧,你今日連殺孔家四名好漢,卻不知孔少爺怎麼開罪了姑娘,姑娘要下如此的手段。”那黑衣少女眼睛瞪了那老者一眼,說道“要殺便殺,今日既然被你擒住,我無話可說,放什麼狗屁。”
隻見一個漢子道“你這婆娘,敢對李老爺子無理,嘴竟還敢這麼硬,看等老子怎麼收拾你。”說著便上前扇了那黑衣女子一耳光,那黑衣女子臉上頓時出現了五個指頭印。那黑衣女子也不吭聲,隻是惡狠狠的盯著那漢子,那名漢子惱羞成怒,又要舉掌要打,隻見那老者說道“不得如此,你一掌把他打死了,怎麼向你們少爺交代。”那漢子立馬放下了手掌,諾諾的說“李老爺子說的是”。正在這時,隻聽剛才站在旁邊的那書生說道“老先生,你果然厲害的很,可是求求你放了這位姑娘吧,這位姑娘一定是一時糊塗,錯拿了那孔少爺的東西,又頂撞了你老人家,看在她年輕不懂事的份上便饒她一次吧,我替她給你賠不是了。”說著便是打了一揖。“饒了她,想的挺美,這賊婆娘打死了我們五個人,這筆賬今日是一定要還的。”一個身穿黑色勁裝的漢子叫道。
那老者皺了皺眉說道“小兄弟,這位姑娘是你的什麼人啊,莫非你跟她有什麼關係。”那書生連忙搖頭說道“我與這位姑娘並不相識。”那老者又道“那你為什麼要替她求情。”旁邊那漢子笑道“肯定是看這婆娘貌美,想娶回家當媳婦的吧。”那黑衣女子惡狠狠的瞪了那漢子一眼,可臉上卻頓時一片緋紅。隻見那書生連連搖頭道“我看各位誤會了,各位為了什麼的人參已經死了好幾個人了,那人參固然珍貴,可也貴不過人命,我求各位高抬貴手,就放過這位姑娘吧。”這時那黑衣女子冷冷的說道“誰讓你來救,我豈是貪生怕死之人,你別假慈悲了,他們要殺要剮管你什麼事,你隻管滾了去。”正在這時剛才騎馬過來的那漢子正要說話,忽聽那老者說道“我也不為難這女娃子,隻是把那人參給還了來,我自放了她,不過如果不還,可別怪我這糟老頭子欺負這娃娃了。”說著朝那黑衣女子瞧了一眼,那書生正要開口,隻聽那黑衣女子說道“想要那人參倒也不難,隻是得先解開我得穴道。”那老者嘿嘿一笑說道“這倒也容易,隻要姑娘把那物件給了在下,老頭自然會給姑娘解開穴道得。”說著便解開了那黑衣女子右臂得穴道,那黑衣女子說“那人參雖也不是什麼珍貴得東西,但帶在身上甚是不便,你若要那參,全解了我得穴道,我便帶你們去那藏參之處。”那老者呐呐得說道“那也不能什麼難事,隻要姑娘還得,老頭絕不會與姑娘為難。”旁邊那身穿勁裝得漢子正準備要說不可得時候,突想這李老頭乃是崆峒派的高手,在江湖上成名已久,絕也不怕這女子逃脫得,等先拿了人參再與她理論。這時老者已經給那女子解了穴道,那女子竟也不再出手,隻是把那軟劍插在腰中,說道“你們跟我來吧。”便跨步向前走去,眾漢子留了兩個人處理屍首,其他人便一起跟著那女子遠去了。
那書生見事情有了著落,便準備離開,在去拿行李時,突見一角落裏有一塊白青色得玉牌,看樣子甚是貴重,上麵刻著“大理段”得字樣,看牌子得刻造,並不像女子所配,以為是那些個漢子遺落的,去問那留下收屍的二人,發現那二人並不認識,心想或許並不是他們的飾物,也許是什麼居士雅客在此遺落得,便隨手揣在身上。背上包袱便朝江州城方向走去。一路上在想這些個江湖人物真是殺人連眼都不眨一下,想起那女子拿劍架在自己得頸上,身上還是一陣的發冷。
原來這書生名叫黃裳,福建延平人,適逢三年大比,這次去東京考科舉。因為路途遙遠,為了不誤考,便早早得起身。今日他是剛到江州,正想在亭中休息片刻,再進江州,沒想到便發生了這種江湖糾紛之事。本想在潘陽湖上乘舟遊覽一番,這時興致全無,便早早的往江州趕去。江州城離潘陽湖並不是很遠,不過多時便就進了城,在一家小店裏打了尖,因為天色尚早,便想到江州城裏轉轉。江州乃是重鎮,商業甚是繁華,他走馬觀花得四處左看右顧得,不多時便覺的沒什麼意思,隻是慢慢得走著,不知不覺得便走到了一個小廟旁,遠遠的看見廟前有賣書和字畫得攤子。讀書人大都有此愛好,看見書攤總想上前翻看一番,黃裳心想反正天色尚早,不如去翻看一下,打發下時間。其實書攤之上也並無什麼新鮮的書籍,不過是隨便擺放了一些街頭巷尾流傳得故事集和一些歐陽修柳永等人的詞賦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