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六章 火星(1 / 3)

火星對地球人來說並不陌生,大家知道它同樣是一顆類地行星,它的直徑是地球的差不多一半,重力約為地球的五分之二,自轉軸傾角、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則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各方麵很類似地球,就像是造物主特意為地球安排的伴星一樣。

如此相似的自然條件,讓地球人不由的對它產生了各種幻想,在二十世紀初的科幻小說裏,人們往往對火星充滿了各種想象,那個時代很多人相信火星上同樣擁有文明,就像地球人在宇宙中的小夥伴。

但是隨著時間的遷移,人類的科技程度越來越高,後來,通過空間望遠鏡,遠程探測,以及發射探測器探測火星表麵等一係列的考察活動,人們終於意識到,現在的火星,其實隻是一片寒冷的荒漠。

由於沒有大氣層,火星現在幾乎已經失去了生命存在的條件,致命的宇宙輻射毫無遮攔的直射到火星表麵,讓這個星球,成為生命無法生存的禁地!最起碼現在是如此。

但火星上偶爾發現的黏土和地下冰層的痕跡,卻又讓地球人在絕望中帶著點幻想。

火星地表的衛星圖片上很多疑似洪水衝刷的痕跡,也似乎在暗示著在遠古時期以前,火星在沒有失去大氣層的時候,也曾擁有過生命適宜生存的環境。

在二十一世紀以前,二十世紀末,地球上人口高速膨脹的時期,資源枯竭論,生存空間狹窄論的思想盛極一時的時候,人們也曾經不斷的將目光放到火星上。如果把眼光限製在太陽係以內,無疑火星是一個適宜改造為人類居住的新家園的理想對象。

但這些,在二十一世紀以後,特別是寰宇集團橫空出世後都成了過眼雲煙,在新技術新科技蓬勃而出的現在的地球,人類當然就沒有了這種憂慮。

新的時代,人類開發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強,以現在的觀點來看。所謂的資源枯竭、生存空間狹窄,那當然純粹就是杞人憂天。

當今時代,人類的科技發展速度遠遠超過人類本身膨脹的速度,現在的問題不是資源不夠,而是人類社會本身的需求動力不足了。

因此,這時代人們再來關注火星,就不是考慮行星改造,而是這裏是否適合人類的開發了。

從現時代寰宇集團具有的技術而言,火星的開發價值並不高,火星的成分主要是鐵和岩石,這樣的普通資源,任何一個類地行星上都極其豐富,就在人類自己的地球都已經是無窮無盡,根本無需大老遠跑到火星來。

火星在現在的地球人眼裏甚至還不如月球,最起碼短期之內月球表麵還富含最容易開發的氦-3元素能源,現在的地球正處於核能源技術應用爆發式增長時期,月球的氦-3才是這個時代最有價值的礦物,就像是上個世紀的石油。

而且即使不算是這個,就是月球本身的開發難度也要比火星要容易得多,最起碼,那也是近了不少不是?

這也就是好奇者號,這一次的主要目標是放在木星土星星域,而不是在以前的目標火星上的重要原因。

是的,這次寰宇集團的目標就是氦-3!

……

從月球到火星,好奇者號用了一個月的時間,換做距離,實際上好奇者號在天空中運行了一點五億公裏航程,沒辦法,現在火星距離地球在太空中的直線距離雖然沒那麼遠,但是在太空中航行,要充分利用宇宙中無所不在的萬有引力,減少能源耗損,再加上還要考慮時不時爆發的宇宙輻射潮汐,因此實際上也是有航線的。

因此在一個月的長時間旅行之後,人們的情緒和精神都已經到了一個極為糟糕的時刻,而這時候,終於得到了好消息,那就是,前麵,火星終於到了!

艦上的成員們都很雀躍,但結果是……

“我們並不在火星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