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3 / 3)

他歎口氣,“成家立業,我家雖是成了,卻是有名無實,沒心情立業。”

虞宓更窘,“就這般定了,你身子漸漸好起來,往後就這般閑著可是無聊呢。過去魯山學府教書,也打發時間,莫不是你對自個沒把握,怕應不上?”

畢竟才十七不到,這樣的年紀去教書,在一群肅穆的老先生中卻是稍嫩。

薑元讓淡淡看了她兩眼,輕哼一聲,就像昨兒她拿著魚,逗弄的那貓兒。

虞宓笑道:“莫不是真的怕?這可好笑了。”

“我倒是不怕,就怕你,我不在家,無趣得緊。”

“誰無趣,我事兒多著呢。”虞宓起身,到外頭去,雲桑進門,“三奶奶來信了,還送了東西,奶奶去瞧瞧?”

虞宓點頭,雲桑口中的三奶奶乃是尚嬌,自虞宓南下,便時常信箋來往。

這回不但送了信來,還有京中東西,虞宓去瞧了瞧。將南方土產備了好些,叫來人帶回去。

晚間無事方細細讀來,往下瞧著眉頭一緊,雲桑一旁看到,“三奶奶說了什麼?”

虞宓將信給了雲桑,原是虞宸不知為何又回了娘家,這回竟然要鬧著跟宋軼和離。

虞宸自嫁入安王府,安王妃原還對她禮遇,隻後來知曉在外頭有酒樓,還是她自個拋頭露麵看著的。

頓時不樂意,每每勸誡她安心在府裏待著,虞宸如何會依王妃意向行事。

一來二去便跟王妃麵和心不和了,安王妃又嫌棄她善妒,世子屋裏一個喜愛的丫頭都沒有。

時常塞人進去,虞宸一律不管,全交給宋軼處置,冷眼瞧著罷了。

宋軼自來是不理會哪些人的,當如無物,時常不樂意便攆了人出去。如此一來,虞宸歡喜了,安王妃卻是心塞。

養了這麼多年的兒子,半點不理會她的用心良苦,隻管護著兒媳婦。兒媳婦若是賢良倒罷了,卻極不和她心意。

於是府裏雞飛狗跳,王妃世子妃互不相讓,到底王妃占了尊長,虞宸便是再足智多謀,一個孝字壓下來也夠她受了。

尤其前幾日安王妃接了宋軼表妹進府,時時留世子在上房用飯,表妹作陪。

且安王爺因著虞宸鑽石礦之事兒,對她很有些意見,眼裏對她的印象便是個不安於室的。

府裏除開世子,竟是主子們皆不待見虞宸,可想而知,過的多憋屈。世子又對表妹溫言軟語,安王妃放話,表姑娘那樣的才是她心裏理想的兒媳婦模樣。

虞宸越發氣怒,跟宋軼大吵一架,二人鬧的天翻地覆,當即收拾了東西回娘家。

巧是大老爺因著聖諭回京,雖說虞府太太奶奶們勸虞宸,道理掰開了講。

大老爺卻是再不想女兒受委屈,一味依著她心意行事,老太太年老力衰,心灰意冷也管不了了。

二太太更不會越俎代庖,虞宸在娘家住的舒坦,越發打定主意不回王府。

原宋軼還來服軟接人,這次不知王妃用了什麼法子,硬是不叫人去。

一氣之下,宋軼直接請旨出京巡查去了,虞宸卻是逍遙快活,生意做的風生水起,交好的朋友也多,做男子裝扮肆意玩樂。

雲桑放下信,歎口氣,“咱們五奶奶當真是今世獨一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能把日子過成這般的,往後要後悔呢,姑娘家終是要有個好歸宿。”

虞宓也不讚同虞宸做法,笑了笑說道:“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在咱們看來不妥,或是正是她要的呢。”

雲桑道:“好歹咱們府裏姑娘皆嫁了,有這麼一位,其他的不知受多少連累。真真是從未見過如此性耽怪癖之人,誰不說宋世子乃是難得的良人,這麼著有什麼好呢?”

作者有話要說:快完了快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