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幸運的轉折點(1 / 2)

最大的轉折點出現是在夏楠經營著這家店的1年後,有一天一個香港人光顧到了夏楠經營的那個名不見經傳的電腦組裝小店,當時那個香港人遞給了他一張名片,說有個大單要跟夏楠交易,並叮囑夏楠在打佯後聯係他再談談;當時的夏楠是滿懷希望地以為那香港人可能要到他的商店定購十台以上組裝電腦,除此之外他沒有其他的奢望,因為他開的那個電腦裝修店無論是成本還是規模都稱不上大,裏麵的一切隻能用簡陋來形容,這店麵不處在繁華大街,裏麵沒有豪華的裝簧,也沒有惹人關注的燈光,更沒有能勾引路人的帥男靚女,裏麵隻有實在的店具、質量好且性價比高的產品、誠信的買賣、勤勞聰明伶俐的店老板和店員,這一切也就表露了這裏做的生意隻會是小而精的類型,談不上什麼大宗的交易或高消費經營的策略。夏楠在碰到香港人的那天晚上處理完店務後聯係了那個香港人,帶著能多賺點錢的心態去見那個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大單”的香港客戶,去見那個香港客戶時他沒有刻意去打扮或整理自己一番,而是繼續穿著那身有些舊但是很幹淨的衣服,挎上一個裏麵裝了好幾份產品訂購合同的公文包,一切都顯得那麼簡潔和到位;他們碰麵後在一家咖啡廳談了起來,夏楠這階段不大喜歡去裝修考究的咖啡廳裏麵和別人悠閑地坐著聊事情,他喜歡“粗放”類型的談話環境,不喜歡過於做作的環境和氛圍,農村出來的人就是這樣,天生就有著簡樸、實在、節約、周到、誠實、勤勞的秉性,如果是做正事的話,必然會很令別人放心地與其交往;香港人先是簡略地了解了一下夏楠的產品,而後又聊了些夏楠的生意和生活情況,那位香港人顯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夏楠憑自己善於預測的特性估計自己和那位香港人會有些“戲”,他就和那位香港人聊了下去,他們並沒有什麼隔閡,盡管那位客戶是來自高度發達的香港,但那位香港人沒有帶一點點的異樣或鄙視的眼光看待這位來自內地農村的夏楠;夏楠當時已經不在乎那位香港人會不會買他的組裝電腦,那位香港人已經了解到了夏楠的前前後後,似乎對這位“草根”很感興趣很欣賞,他們談到最後時那位香港人提出要跟夏楠這位小店老板共同做事,夏楠當時對這件事情還沒有十足的準備和把握,但他們經過後期的幾次真切交流,夏楠確定了跟那位香港人合作,他在奮鬥一段時間後,自己的境遇發生了巨大變化。

原來那位來自香港的客戶是一位加拿大籍華人,他在香港是一位名氣不小的實業家,中文名叫李元梁,他在香港經濟界很有實力,其業務早就擴散到亞洲之外,他當時準備在大陸投資關於生產電腦等電子產品的事業,並成立一家這方麵的公司,他要物色一位能全麵操盤該公司業務的代理人,夏楠當時不是很理解:這位香港實業家怎麼會考慮我去做他大陸事業的操盤代理人。直到那位香港實業家很明確地提出請夏楠擔任他所創辦的公司總經理時,夏楠感到很有壓力,他認為自己不是什麼實力派的人物,也不是高級知識分子,更沒有做這等大事的工作經驗,感到很沒信心,但他也很興奮,因為這位香港人要做的事也是他最感興趣的,是夢想中經常出現的事情;其實夏楠在低估自己,他在社會上打拚的那段日子所吸取的經驗和學習的知識其實是相當有“殺傷力”的,“草根”們在事業打拚過程之中所形成的智慧和力量在高檔平台更會釋放出驚人的能量,也就是說夏楠如果去擔任一個象樣公司裏麵的一個總經理時,可能會比一位高級知識分子出身的總經理要強的多,因為夏楠有太多的實際經驗和潛能,像這樣的人會釋放出無限的能量。當時那位香港實業家和夏楠合作的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夏楠的經曆與他年輕時的經曆很相似,之前他已經觀察夏楠很久了,夏楠平時那看似普通的經營狀況被李元梁這位實業家讀出了很多東西,他物色夏楠一起合作肯定有充分的理由;簡單說,夏楠和李元梁有很多共同點,他們的事業興趣很相投,他們談在一起時很默契,還有重要的一點是夏楠對前途對未來有著輝煌的幻想,單純而又充滿自信,這些情況就是這位香港實業家鎖定夏楠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