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隻有從大學畢業的高才生才是任何領域佼佼者的話,但用這個標準去衡量像夏楠這類型的人來說則不是很貼切,因為對很多人來說,能成為高才生的最基本條件是高學曆,而夏楠並不具備這個最基本的條件,但他成為了IT產業這個領域的佼佼者,按理來說要想在IT產業這個領域成為佼佼者的人必須具備非常棒的技術知識和卓越的經營意識,夏楠創業的事例似乎打破了這些常規,說實話,在現實生活中打破常規的事例很多,像夏楠這樣的事例但不多,可以用鳳毛麟角來形容,因為像夏楠這樣“低級”的人在社會上很難被人承認為人才,由於他隻獲得一張高中文憑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不入流的“草莽”,但最後他就是硬生生地把他自己從“低級”人變成“高級”人。
歐文兢很清楚地記得這位事業有成的人同自己一起落榜時的情景,就是那個炎熱和煩躁的七月,夏楠是那批擠“獨木橋”而落水的倒黴者之一,當時夏楠並沒有像其他落榜者那樣呈現出落魄,他表現的是平靜和帶那麼一點樂觀,隻是象往常那樣默默無語地思考著自己的“歪行”,好象考不考得上大學對他來說並不能形成打擊,他似乎並沒有被“要上大學才能脫離貧苦”的理論教化。夏楠落榜後沒有那種望著夕陽生悲的心情,他二話沒說就開始忙著做些小生意,快樂地忙碌著他要做的事情,落榜一事並沒有對他造成半點影響,同樣是落榜的那些同學們並不理解夏楠當時還能保持樂觀。其實夏楠當時的思維比一般人要開闊和自由,他看的開,他曾經不止一次地說過:世界之大,何必痛苦地去擠高考這個獨木橋,人生可以有很多途徑到達幸福的彼岸;歐文兢認為,隻要會“遊泳”就不必去擠高考這個獨木橋,可以脫下衣服跳下水輕鬆地遊到快樂和幸福的彼岸。
與一般人不同,夏楠在落榜後並沒有困於沉悶之中,也沒有為那神聖的高考進行戀戰,而是如魚得水地“遊”向那深不可測的社會,他在脫離教室的社會環境中更加自由地尋找他的理想,對他來說進入社會闖蕩就像一隻出籠的鳥兒那樣自由和快樂,更為難得的是他可以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憑著那份不適用於學校學習的那份聰明才智和勤快在社會上不斷嚐試著行業,雖稱不上紅紅火火但也說得上有聲有色。
歐文兢就是有這樣的興趣,很欣賞那些出身卑微而後變得強大的人和故事,他記得小時侯在夏夜乘涼時,在月亮發出特有的朦朧微光下,慈祥的奶奶常常動人地給他講著古代那些草寇出身的皇帝故事,他每次聽完後就感覺精神十足,他感覺那些人和故事可以激發弱者的鬥誌,也可以鼓舞弱者的精神。也因為他自己的出身不那麼高級,所以他平常十分喜歡找個能激發鬥誌的事物來激勵自己;夏楠這個當初的落榜兄弟無疑成為了歐文兢現在的激勵對象,其實歐文兢隻不過喜歡找些勵誌的東西來避免消極情緒從而推動自己前進而已,因為他的老底與身邊很多同行們不同,他是“草台”班子出生,所以他需要看到更多的“草台”同行們的成功故事,夏楠自然成為了歐文兢的“研究”對象,歐文兢自然不會放過這位已經發大的難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