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文兢和黎佳倩在青灣市一帶玩了兩周後又到其他的地方順便遊蕩了一下,每到一個新地方都會使人有不少新的感受,也會使人產生新的靈感,令人感到受益匪淺;每次旅行後歐文兢還是那個感觸:文人學者必須要接觸社會和走盡可能多的地方,這樣才能產生出有分量的作品和有用的思想,那些喜歡“宅”在家裏麵所謂文人學者所產生出來的作品和思想絕對是有氣無力的,對大眾產生不了正確的思想文化導向;現在不少文人、學者、教授之類的所謂知識分子,他們腳下走的基本上就是單位到家裏這條簡單到不行的路線,要不就是拿公費去一些缺乏自由活動的地方公差一下,公差期間也會去遊樂園等地方狠狠地坐個過山車或海盜船之類的娛樂項目刺激一下情緒,要不就是去收費不菲的景點順便看一下路過的景色,在這景色中不時出現的美女或帥哥才是他們最寧願使眼力的視點,掃地的清潔工對他們來說是個多餘的移動物體,一旦要這些知識分子作演講時,他們會非常起勁地聊著外麵世界上的一切,並不斷把書上的典故不斷引用,好像自己什麼地方都去過,什麼人自己都了解和認識,天下就像自己似的,頭頭是道,其實他是在忽視老百姓的現實生活,以為自己比別人多看了些文章多認識幾個新詞兒多聽說點新道理就有著優越感,但他們忘了他自己那雙腳是走不了三裏土路,那軟弱和斯文的雙手根本沒有同工人或農民禮貌地握過,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們真不害羞自己還有什麼資格引導和批判大眾的思想文化。
在外兜了一圈後他們感覺之前那些有點煩躁的心情也減消不少,做人也是這樣不能老是一本正經地不動,不適當地在外麵活動就會使自己變得越來越萎靡不振,就會導致自己變得呆板,也會使自己變得無知或無趣。歐文兢和黎佳倩盡興地回到了海京市,回來後又各自投入到要做的事情中去,黎佳倩忙著搞自己的攝影事業,歐文兢投入到自己的學習和創作之中;歐文兢從外麵玩玩回來後就感覺當今的城市生活有些不自然,人們為了生活被迫把除了睡覺和吃飯之外的所有時間花在了工作上,完全沒有好好去享受大自然賜給的新鮮空氣、令人賞心悅目的綠色森林、柔和的陽光、清澈的山泉等,而是整天呆在單調的辦公室、刻板的車間、嘈雜的商鋪櫃台等很不自然的謀生環境裏,目的隻有一個:為了個人和全家的生活;雖然歐文兢現在的工作比以前要單純和輕鬆很多,但歐文兢在這段時間老幻想著去過一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可能是他自己感覺做事情有些累,老盼著世外桃源般的社會就會在不久出現,盡管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歐文兢在閑暇時就喜歡這樣想,其實不光是歐文兢這樣想,社會上大部分人都會這麼想的,因為當今社會現在所處的發展階段是很能給人產生壓力的,社會帶給了人們壓力就必然會使承受壓力的人心目中產生一種能讓人感到舒緩的世外桃源般的幻覺,也許世外桃源是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想生活的地方,現實生活中的人們其實都在尋找著自己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歐文兢認為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最好不要老呆在一個枯燥無味的地方,外麵的世界很令人眼開,可以讓人有更多的思考和見解;如果能有機會的話歐文兢會選擇周遊世界。
又是一個晚飯後的閑暇時光,歐文兢和黎佳倩到附近的小公園散散步,這是一個雨後的傍晚,天空顯得很潔淨,大地上的那些花草樹木由於得到雨水澆灌而顯得生機勃勃,天邊的火燒雲剛退去不久,還留有餘輝在天地交接線之處,一切看起來都是那麼令人感到賞心悅目。
“我覺得還是到外麵走走比較令人感到舒適。”黎佳倩說道。
“那當然,下了一天悶雨讓人在屋子裏憋得謊,魚兒也該透透氣了。”歐文兢回答著。
“哪一天能生活在周邊都是花草樹木的環境該多好,而且能常聽到小鳥那動人的叫聲,那該多輕鬆。”黎佳倩說道。
“看來你也厭倦了這個該死的城市生活了,那等我們退休後一起去找個有山有水的地方住下來,去盡情享受處於大自然中的清新生活。”歐文兢笑著回答著。
“如果能過那種生活會讓人感到有一種全身被甘泉清洗的感覺,脫離城市那種雜亂無章和熙熙攘攘的環境,讓自己好好享受自然。”黎佳倩有點厭倦地說道。
“現在的城市生活五花八門,人工因素特別多,社會問題也不少,讓人花錢的地方到處都是,如果想生活正常進行就必須不停地考慮買這買那,除了花現金就是刷銀行IC卡,現在開放了,一切東西都不像六七十年代那樣單調了,要買的東西多了,熱愛“永久”和“鳳凰”牌自行車的場麵被熱愛排著二氧化碳尾氣的汽車所代替,現在人們的思想也沒有那個年代的單純了,助人為樂被少管閑事所代替了,現在的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老是出現讓人感到別扭的東西。”歐文兢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