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正帥的住處是位於青灣市的一處高檔但不豪華的住宅小區,該小區的名字很溫鑫,叫“金色陽光”,他住在這小區的其中一棟公寓中,在那棟公寓的第16層,與常人一樣住著;他家裏麵的一切都顯得很精致,盡管沒有豪華和高檔的擺設,可是裏麵設施都充滿了前衛與時尚感,物品雖然都很樸實但是很有質感,簡約是他住處的主要風格,看起來很令人感到舒適,住在裏麵也應該令人感到舒適。別看他穿的很隨意,但他房間衣櫃裏麵的衣服還真不少,都是知名品牌,休閑和正式的服飾都一應俱全。他盡管生活很舒適也不缺物質,但他並沒有貪圖享受,從他家裏那個不大的健身房就可以看出,他為了有好的工作和生活狀態保持著身體鍛煉,健身房裏麵擺放了不少健身器材和用品。最令歐文兢過目難忘的就是他也擁有一個獨立的書房,雖然不像歐文兢家的書房那樣四麵牆壁都擺上了高至壁頂的書櫃,但對於一個賽車手來說,有那兩個大書櫃擺在他自己的書房已經很不錯了,那書櫃上整齊地擺上了形形色色的書籍,保守估計大概有兩千多冊圖書,其中不乏精美和昂貴的書籍,書房裏麵還有一張很寬大的書桌,上麵放了一些資料和辦公用具;如果外人在不了解師正帥本人真實的情況下看了這個書房,肯定認為這房子的主人是個名副其實的學者,是個準知識分子,肯定不會把師正帥與賽車這個看似不需要鑽研學術的行業聯係在一起。非常令歐文兢矚目的是在師正帥這個書房的牆上掛有一副《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油畫作品,這副油畫掛在書房最顯眼的位置,在書房裏麵所呈現的幾副畫作之中,這副《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尺寸是最大的;當然這副油畫絕對不是列賓先生親自畫的,列賓先生的親筆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一直被珍藏在聖彼得堡俄羅斯國立美術館,盡管師正帥家的這副《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油畫仿製品,但它同樣能給人強烈的視覺衝擊:那群纖夫隊伍穿著破爛衣衫拉著貨船步幅沉重地向前行進,他們被酷烈的陽光暴曬著,腳下踏著沒有一根草的荒蕪沙灘,被他們所拉的船上站著幾個沒人性的剝削者;列賓先生在19世紀80年代初創作的這副《伏爾加河上的纖夫》就是需要不斷被有先進意識的人對其進行複製,也需要每個時期的大眾對其進行批判,這樣它所蘊藏的力量和內涵就能得到繁衍,從而能激起民眾的反抗力量去推翻壓迫,相信列賓先生在他生前也不會介意別人複製他的作品,他應該希望他的作品能被世界上廣大有識之士盡情地描摹和觀賞,因為列賓先生為《伏爾加河上的纖夫》付出心血的目的除了崇尚藝術外更崇尚勞苦大眾的解放。這位賽車手的書房掛了副與賽車事業完全無關的《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是耐人尋味的,這本是一副沙俄時期能引起革命的藝術作品,這副畫的作用是用來喚醒勞苦大眾起來反抗壓迫的,它強烈地渲染當時的苦難和黑暗,這是早就公開的藝術內涵,師正帥在這個沒什麼瓜葛的時期掛這副畫應該有他欣賞的理由。師正帥所處的環境與上高中的時候相比都變了,他的內涵也變了,而且變的跨度很大,還有一個變化就是他似乎變得非常好學和很有藝術感,從這個藝術和文化感十足的書房可以直接判斷出這點,但沒變的是他那結實帥氣陽光的形象和豪爽的性格,還是當初那條好漢。
師正帥從飲料櫃裏麵拿了幾聽飲料到客廳,並請歐文兢和黎佳倩來到客廳上的沙發上坐下開聊了;坐在這個涼爽的客廳裏麵透過落地玻璃窗可以一覽無餘地欣賞外麵現代感十足的市景,這天的室外的氣溫度是34攝氏度,呆在這客廳裏大有“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之感覺。
“怎麼樣,還像個住的地方吧?”師正帥向歐文兢和黎佳倩笑著問道。
“你太謙虛了,怎麼還像個住的地方,你的生活水平在老百姓生活層次上已經屬上等了。”黎佳倩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