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為私,為公的話,國產片的特效一直為國人所詬病,在海外銷售時也因為製作水平低下無法和好萊塢大片競爭,如果買回一個數字領域,能夠幫助國內電影公司製作出更多更好的電影特效,甚至在國產片的短板科幻電影領域所有助益的話,那麼這家公司買的也就值了。
當然,如果能在為國產電影特效事業做貢獻的同時,還能獲得不錯的營收,用以發展充實公司的技術和專利,那就更完美不過了。
雖然傑夫拒絕了何沐合作收購的請求,不過何沐並沒有放棄,但他也知道單憑水木森林或者他何沐一人之力,就算能買的下數字領域,但後麵需要的注入資金,重新將數字領域煥發活力也會變得捉襟見肘,更別說數字領域還有那麼多令人頭疼的債務,所以何沐還是希望能找到一個合作夥伴,和他共同分擔收購數字領域的風險。
數字領域曾經很輝煌,這家由詹姆斯.卡梅隆和斯坦.溫斯頓在1993年成立的特效公司曾和工業光魔、維塔特效齊名,不過在98年的時候,公司創始人也是主心骨的卡梅隆就因為理念不合離開了這家公司。
在2006年的時候《變形金剛》係列導演邁克爾.貝的公司收購了數字領域,後來在《變形金剛》係列、《特種部隊》係列、《2012》、《雷神》、《X戰警:第一戰》、《複仇者聯盟》等視覺大片中擔任主力特效,並於11年正式上市。
該公司最高市值曾高達4億美元,即便在幾個月前,數字領域製作《子不語2》後期的時候,該公司的市值依然能有2億美元,可是由於上市後大肆擴展業務鏈條,先後開展培訓業務、開設動畫公司、投拍大片等多個項目。而這些投資需要大量現金,且短期內難以見到回報,極易造成資金鏈斷裂。再加上該公司上市後,在資本市場上遭遇做空炒作,最終資金鏈斷裂,無法償還貸款,隻能用破產來保護。
如今,宣布破產後的數字領域起拍價格隻有1500萬美元,拍賣內容包括“數字領域”位於加拿大的特效工作室,以及其旗下的“航母傳媒”,包括電影、視覺特效、廣告製作和虛擬人合成技術等所有主要業務,還有一部獅門投資的科幻大片《安德的遊戲》的製作權,可以說賣的非常便宜。
嚴重縮水的同時也讓不少公司,尤其是國外公司開始打起這家大名鼎鼎的特效公司的主意,就算是中國,也不止一家水木森林盯上了即將拍賣的數字領域。(未完待續……)
如果您覺得《大腕崛起》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