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七十章(1 / 3)

大臨朝川蜀一帶算是貧瘠之地, 若非是因有名譽天下的井鹽,恐怕也鮮少有人知道這偏遠的地方。雖人煙稀少,但勝在山河秀麗, 倒是時常引得些文人墨客造訪。

唐涑蕭替家裏送了一批井鹽後,大讚川蜀景色之好,折身又回了川蜀,窩在川蜀西邊一帶的淒苦荒涼地上當神仙,雖說人是少,但勝在清淨, 他留在這淒寒之地上, 其實也同清不清淨沒什麼關聯, 他隻是不想留在霞城, 刻意躲著某個人罷了。

整日整日的大雪落下來, 他便在莊子裏頭瞧那紅梅被大雪覆蓋, 偶時又砸開了冰麵垂釣兩尾寒江魚, 從王青野那兒學了兩手,燉煮魚湯倒是別有一番滋味。

午後才停的雪, 眼見著日光朦朦朧朧的爬了些上來,下午些時分一陣風又把太陽吹下去了, 霧氣籠罩來, 雪花又大片大片兒的往下落,不一會兒他的大氅上就蓋了一層雪, 帽子上積的是更多。

釣了不過半個時辰, 手腳便冷的僵硬,他索性收了魚竿兒,讓小童拎著僅裝了兩尾魚的魚籠回去了。

他撐著傘慢慢往回走,傘角掩映下瞧見山下通往莊子的路上來了一輛馬車。

“今兒莊子裏有下山進城去采買東西的?”

“回少爺的話, 莊子裏的炭火不多了,今兒莊頭便吩咐了人前去采買。”

唐涑蕭點點頭,可再一瞧那馬車又覺著不對勁:“莊頭是莊子裏的老人了,如此大的雪,如何出門也不給馬車車軲轆套上鎖鏈,也不怕山路打滑。”

“許是瞧見出門時並未下雪,這才給大意了。”

唐涑蕭道:“你去差遣兩個手腳麻利的帶了鐵鏈下山去給莊頭,免得出岔子。”

“是。”

吩咐了仆役後,他親自去後廚剖解了魚,將江魚燉在了鍋裏後,才折身回了屋。

霞城終年天地暖和,常居此地忽然來了寒冷之地,多多少少都是受不得凍的,他回點了炭火的屋子,瞧了一會兒書,一陣困意便席了上來,靠在軟塌上竟然睡著了。

“你坐在這兒幹什麼?天寒地凍的,也不怕凍著了?”

唐涑蕭裹著厚厚的鬥篷,內裏密密的縫製了上好的狐毛,柔順又暖和,他娘親手給他做的。七八歲的小唐涑蕭很喜愛這件衣裳,徐家舉報宴會的時候,他便穿著新衣服去參宴。

他來過徐家很多次了,宴會中無聊時就會跑到花園裏去走走,徐家喜愛種花,就是到了冬日也有花可賞。今日他照舊去花園裏,沒有看到花,倒是先看到了一個孤單的身影坐在花池邊的石頭上,垂著腦袋似乎情緒不太好。

寒冬臘月裏小男孩也隻穿了一件薄薄的外衣,本就瘦弱的身體被襯托的越發單薄,聽到聲音,雙手抱著腿的小男孩兒抬頭看了人一眼,旋即又把腦袋垂了下去。

唐涑蕭湊過去:“你誰家的孩子?是不是進來迷路了,我可以帶你出去。”

小男孩埋著腦袋,似乎是哭過了,聲音一抽一抽的帶著一些沙啞:“我就是徐家的孩子。”

“你胡說,徐家隻有若枝妹妹一個孩子,怎麼會有兒子!”

唐涑蕭的話似乎是刺激到了小男孩,讓人越發的傷心起來了,他把頭埋在自己的腿上:“我沒有爹娘了,徐伯父伯母把我帶回家來的。”

言語間,小男孩兒又哭了起來。

唐涑蕭不知道自己戳了人家的傷心處,連忙道:“對不起,我不知道,你別哭啊。”

小男孩並不答他的話,隻顧著自己小聲的哭,唐涑蕭蹲下身去挨著他,把自己鬥篷掀了一塊兒蓋到小男孩身上:“你身上好冷啊,池子邊上本就寒,要是再待在這裏哭可就要發熱了。”

唐涑蕭有爹有娘,生活富足,又得家裏疼愛,自然是不知道寄人籬下沒有依靠的苦楚,但是光聽著小男孩兒期期艾艾的哭聲,他聯想到要是自己失了父母還被寄養在別人家裏,便也有些感同身受的難過起來。

他安慰了小男孩好一會兒,但是小男孩兒還是不願意說話,他隻好陪著蹲在一旁,兩人在池邊上待了估摸著一炷香的時辰,都快變成兩團石頭了。

唐涑蕭蹲著到底不如坐著舒坦,蹲了這麼久珠圍翠繞的小少爺早蹲不住了,一個趔趄就撲倒在了小男孩身上,兩人滾作一團一起摔在了石板路上。

小男孩吃驚的看著撲在自己身上的小少爺紅撲撲一張臉,一時間忘記了傷心。

唐涑蕭滿含歉意的爬起身:“對不起啊,我腿蹲麻了。”

他伸出手去牽小男孩,這回小男孩沒有拒絕,回握住了他的手,那是一隻凍了很久冰涼的小手,涼的唐涑蕭一個哆嗦,但是他沒有鬆手,反而給小男孩搓了搓手掌。

“謝謝你,我叫林槐之。”

“林槐之”